-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题调研 考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 √ 解析 试题调研 考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 D 试题调研 考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 A 试题调研 考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 解析 试题调研 考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 解析 答案 2.D 3.A 试题调研 考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 试题调研 考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 解析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 试题调研 考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 答案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图所示: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解题思路 1.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模型 (1)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一般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注意:分析原因并不需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对与某生态问题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2)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危害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 (3)治理措施: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对应措施,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等。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思维建模 1.(2010·山东文综,7~8)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 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 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1~2题。 考向一 水土流失问题(3年8考) 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 D B 解析 第1题,图示显示,三角洲面积减少,故泥沙含量减少;河流故道南岸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主流由东南改向东北。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河口三角洲附近泥沙沉积作用强,河流水量小,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旅游。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方式是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1.D 2.B 3.(2012·四川文综,4)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考向二 荒漠化问题(3年7考)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解析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国家轮廓、河流湖泊、年降水量等信息,可以推知该国为蒙古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应对的主要措施应是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 答案 D D 必修3 第二章第1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必修3 第二章第1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考纲扫描】 水土流失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点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该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自然特征,从而理解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掌握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思路、措施并加以迁移到其他地区。 第1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命题规律: 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 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2.从考查形式上看,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政处罚有关知识(城管局)技术总结.ppt
- 黄鹤楼(崔颢)赏析技术总结.ppt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1技术总结.ppt
- 黄鹤楼-崔颢技术总结.ppt
-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讲解2014广西技术总结.ppt
- 行政单位资产技术总结.ppt
- 行政法(一)技术总结.ppt
- 行政法2-原则技术总结.ppt
- 维修工具的识别和使用研究.ppt
- 行政法第二章基本原则.技术总结.ppt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