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月2日晚,博帕尔农药厂工人发现异氰酸甲酯的储槽压力上升,午夜零时56分,液态异氰酸甲酯以气态从出现漏缝的保安阀中溢出,并迅速向四周扩散。毒气的泄漏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虽然农药厂在毒气泄漏后几分钟就关闭了设备,但已有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数百人在睡梦中就被悄然夺走了性命,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毙命。当毒气泄漏的消息传开后,农药厂附近的人们纷纷逃离家园。他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四处奔逃,只希望能走到没有受污染的空气中去。很多人被毒气弄瞎了眼睛,只能一路上摸索着前行。一些人在逃命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旁。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有5万人可能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余生将苦日无尽。 10、北美死湖酸雨事件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东北部及加拿大东南部地区的湖泊开始变质,水质酸化,PH一度低到1.4,污染程度较弱的湖泊PH值仍有3.5,依然带有极强的酸性。这样的情况使得动植物纷纷不堪忍受,大面积湖泊停止了呼吸,可谓一潭死水,实属惨不忍睹。此地区的工业高速发达,代价自然就是“高度发达”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平均2500多万吨。这样的污染程度由雨水带到陆地,可不能认为是在补给人类缺水的事实。相反的,约3.6万平方公里的大面积酸雨区出现了,大约55%(9400平方公里)的湖泊被污染而酸化变质。可这次并不是由于空气的停留而导致,相反这些污染气体在北美的上空飘一会儿继而跑到加拿大的上空飘一会儿,然后循环往复,最终导致最强的酸雨降在弗吉尼亚洲。另外,据纽约州的阿迪龙达克山区数据记载,1930年那里只有4%的湖泊无鱼,1975年就有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都已成为是死湖,可见酸雨的破坏性。 11、1977年美国腊夫运河事件腊夫运河(Love Canal)位于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是一个世纪前为修建水电站挖成的一条运河,20世纪40年代就已干涸而被废弃不用了。1942年,美国一家电化学公司购买了这条大约1000米长的废弃运河,当作垃圾仓库来倾倒工业废弃物。这家电化学公司在11年的时间里,向河道内倾倒的各种废弃物达800万吨,倾倒的致癌废弃物达4.3万吨。1953年,这条已被各种有毒废弃物填满的运河被公司填埋覆盖好后转赠给了当地的教育机构。此后,纽约市政府在这片土地上陆续开发了房地产,盖起了大量的住宅和一所学校。厄运从此降临在居住在这些建筑于昔日运河之上的建筑物中的人们身上。 从1977年开始,这里的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痫、直肠出血等病症也频频发生。1987年,这里的地面开始渗出一种黑色液体,引起了人们的恐慌。经有关部门检验,这种黑色污液中含有氯仿(CHCl3)、三氯酚(C6H3Cl3O)、二溴甲烷(CH2Br2)等多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件事激起了当地居民的愤慨,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宣布封闭当地住宅,关闭学校,并将居民撤离。事出之后,当地居民纷纷起诉,但因当时尚无相应的法律规定,该公司又在多年前就已将运河转让,诉讼失败。直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对策补偿责任法在美国议院通过后,这一事件才被盖棺定论,以前的电化学公司和纽约政府被认定为加害方,共赔偿受害居民经济损失和健康损失费达30亿美元。 12、1980年欧洲“黑三角地带”事件1980年,一场异常的寒流袭击了欧洲。在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接壤处苏台德山脉的“黑三角地带”,大片早已被酸雨侵蚀得表皮剥离的枯黑林木终于没能耐受住这场寒流,像一盘骨牌般纷纷倒下,使这里成为“森林的墓地”。这片三角地带曾是炼钢厂、煤矿、化工厂集中的地方,由于工业废弃物和硫酸化合物的高浓度排放,这里的降水比正常pH值的酸度高出十几倍,是酸雨侵害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由于林木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里没有鸟鸣,没有花香,酸雨给这片曾经每年可接待600万观光客的国立公园带来的损失无以计量。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是通俗性名称,其准确叫法应为酸性沉降,既包括酸雪、酸雾、酸冰雹等酸性降水,又包括空中的污染物以干物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后,与水分作用生成的酸。就是说,即便不发生降水,浮游在云中的微小气溶胶也能连续不断降落,广义的酸雨也包括这种“酸性于沉降”。酸雨的发生和浓度与大气污染程度成正比。煤炭等石化燃料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硫酸和硝酸。当这些污染物随着降水落下时,就会形成低 pH酸雨、酸雪。酸雨的 pH值为5.6以下。pH值是氢离子浓度指数,显示的是溶液的酸、碱度。中性蒸馏水的pH值是7,大于7的呈碱性,小于7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