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形成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地形成说课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以山岳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褶皱山和断块山部分,教材先剖析了褶皱和断层的发育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过程以及地质构造的意义。;二、教学目标 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所以根据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实例,掌握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能在示意图上判断背斜、向斜和断层,能分析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谷,向斜山”。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并在半个多学期的高中地理学习中,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即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读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当指出观察的角度以加强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五、教学方法;教学程序 ;【探究】: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探究】阿尔卑斯山、落基山、安第斯山的形成;我的疑惑(二); 板块受到挤压形成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又分为向斜和背斜。向斜与背斜的岩层弯曲状况、岩层的新老关系、原始地貌以及外力侵蚀作用下的“背斜谷,向斜山”是本节的重难点 ;向斜成山;【探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讨论】 打水井应该选择背斜处还是向斜处,打油井呢?为什么? 修隧道应该选择背斜处还是向斜处,为什么? 采石场宜选择在哪里?为什么?;我的疑惑(三);上升岩块: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华山 庐山 泰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山呢? (1)外貌景观的区别(2)地质构造的差异;火山; (2008·上海高考)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 (2009·上海高考)板块构 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 果之一。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 边界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  (2010·厦门模拟)读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2.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②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  ③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④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