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中考研讨会(2011.3).ppt

  1.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教材·考试 2011年物理总复习 榆社县教研室 孔建斌 YSKJB @163.COM 第一轮: 基础知识--单元过关 第二轮: 专题复习--重点突破 第三轮: 考点整合--规范训练 教师要确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要根据自己确立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各轮的复习时间,不能按章节平均分配,要依据课标、学生实际以及考点来安排时间.切记前松后紧,打无准备之仗. 物理重点知识—双向细目(选择1) 物理重点知识—双向细目(选择2) 物理重点知识—双向细目(填空) 物理重点知识—双向细目(作-答) 物理重点知识—(探究-计算) 理解(1) 理解(2) 单元课时有效复习备课 1、本节知识地位。 2、前后知识的联系。 3、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 4、渗透的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一章 声现象 考点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 生和传播条件(现象) 例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学生听到的教师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考点2:乐音的特征 音调--响度的区别(谨慎?) 1.物理意义:音调--声音高低,响度--声 音强弱. 2.决定因素:音调--频率;响度--振幅. 3.距离发声体远近的关系: 音调--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无关; 响度--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调--响度--知识的简单应用 例2.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例3. 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例4.演奏同一乐曲,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例5. 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的水是否满? 拍西瓜? 音色(重点) 声音的特色,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物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其音色也随之改变.人们能够分辨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 考点3:了解现代技术中 与声有关的应用(?) 命 题 规 律 超声波—次声波 红外线—紫外线 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现象试题的形式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超声波应用是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重要应用,是命题的热点。 考点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命 题 规 律 因为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防止噪声的途径及减弱噪声的具体措施将趋向于具体生活事例的考查,其中设计减弱噪声的方案可能以开放题形式出现 例6.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第二章 光现象 命题规律(3-4分) 本章内容在中考中约占4分,命题规律一般是: 1、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特点、光的 折射的规律解释有关光的现象。 2、光的反射规律(探究、现象) 3、光的反射作图、平面镜成像作图及探究 是热点。 3、色光、物体的颜色考查逐年有所增加 例1. 小梦来到河边.俯视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鸟儿在水中飞翔,鱼儿在白云中穿游,青山倒立在水中……”小梦看到的景物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鸟 B 鱼 c 白云 D 青山 例2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考点1: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1)光的反射规律 ① 反射规律--光路可逆 ② 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 折射现象--折射规律 ② 不均匀空气中光的折射现象 例3.小梦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表中是他测出的数据,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她得出了如下结论: 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你认为小梦同学的探究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2)小梦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