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__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正式版)研究.pptVIP

第四讲__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正式版)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封建帝制的覆灭 (1)武昌首义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黎元洪,湖北黄陂人。曾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在海军服役。甲午战后,他帮助张之洞教练新军。 当时,孙中山远在美国,黄兴在香港,宋教仁在上海,孙武与蒋翊武失去联络。革命党人错误地自认为“资望”不够,以手枪逼迫黎元洪担任湖北军政府都督。 黎元洪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2)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变化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2、中华民国建立 六、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后果 1、关于袁世凯 眼前龙虎斗不了, 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 一口吞尽胡天骄。 袁世凯(1859.9.16—1916.6.6),出生于河南项城县张营一个官宦大家族。 22岁弃文从军。曾随军东渡朝鲜平叛。1895年天津小战依德国军队的编制,编成“新建陆军”, 1897年升为直隶按察使。 告发变法:获取荣禄等的信任,从此进一步飞黄腾达。不久,升工部侍郎,仍专管练兵。(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 1901年李鸿章逝世。袁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以袁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基本形成。 1908年宣统皇帝继位,载沣以袁有足疾为名,勒令其回河南彰德养病。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然后又任内阁总理。 他一面用革命来恐吓清廷逼清帝退位,用清廷来恐吓革命派。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不读书,走通了仕宦路 练新军,掌握了枪杆子 有韬略,成为铁腕人物 是奸雄,不接受新理想 1912年2月北京兵变 1913年10月6日总统选举的荒唐: 强迫国会改变先订宪法、后选总统的立法程序,先进行正式大总统的选举。 胁迫选举(“公民团”围攻国会大楼——议员一天滴水未进,三轮投票(第一轮:471,差99票;第二轮:497,差63票;第三轮:507)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2、袁氏当国 内阁总理唐绍仪 外交总长陆徵祥(当时系驻俄大使,故由胡惟德署理) 内务总长赵秉钧(袁系) 财政总长熊希龄(立宪派) 陆军总长段祺瑞(袁系) 海军总长刘冠雄(袁系) 同盟会方面: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司法总长王宠惠 农林总长宋教仁 工商总长陈其美(未到职,由王正廷署理) 复辟逆流 1915年12月袁自任中华帝国皇帝,改元洪宪。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 1914年5月颁新约法 总统终身制 授意反动文人大造复辟帝制舆论 1915年5月同日本签“二十一条” 8月后推动变更国体“公民请愿” 12 月中旬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12月25日蔡锷在滇发动护国战争 1916年3月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6日袁世凯在忧病交加中死去 “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 全国1993名“国民代表”一致 的45字劝进推戴书 剪除政敌:1913年宋教仁案始末 应桂馨:原同盟会会员,因贪污被开除 武正英:退伍军人,不明不白死于巡捕房 北京内务部秘书洪述祖 (后被宋的儿子抓住,判了死刑) “梁山匪魁四出扰乱 ,危险实甚, 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 “匪魁已灭,我军无一伤亡。” 内阁总理赵秉钧 修法清障: 1914年5月1日炮制《中华民国约法》 确立了总统集权制度,取消了责任内阁制,废除了国会 1914年12月29日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任期由五年改为十年,连选连任,连任不受限制。大总统的继任者由现任大总统推荐 “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拘泥)君主独裁之统治,学校阙如(缺乏),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结果。” 他断定中国将来必因总统继承问题“酿成祸乱”,“如一时不即扑灭,或驯至败坏中国之独立”。他的结论是:“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 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 撰文推波,舆论助澜: 反对的声音: 梁启超:“我大总统何苦以千金之躯,为众矢之鹄,舍磐石之安,就虎尾之危,灰葵藿之心,长萑苻之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