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概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冠、增加冠脉流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解痉作用。 大豆苷、葛根素及大豆素均能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7.二氢异黄酮类 二氢异黄酮 异黄酮 8.双黄酮类 由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多分布于裸子植物中。银杏中含有多种双黄酮,如银杏素。 9.花色苷类(anthocyanidins) 是使花、叶、果、茎等呈现蓝、紫、红等颜色的色素。以苷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液中,经水解可生成苷元——花色素及糖。 10.黄烷-3-醇(flavan-3-ols)及黄烷-3,4-二醇(flavan-3,4-diols)类 (-)表儿茶素 (+)儿茶素 11.苯骈色酮 (xanthanes) 异芒果素(isomengiferin) 石韦中的异芒果素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 12.橙酮类化合物 硫磺菊素(sulphuretin)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归纳: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由葡萄糖分别经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酸途径生成对羟基桂皮酸和三分子乙酸,合成查耳酮,再经过查耳酮异构酶的作用形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再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衍变为各类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Vp样作用:芦丁、橙皮苷等有V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扩冠作用:芦丁、槲皮素、葛根素、人工合成的力可定。 降血脂及胆固醇:木樨草素 芦丁片 芦丁是从中国所独有的国槐的花蕾中提取的植物药,也称维生素P,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异常通透性和脆性的作用,是心脑血管保护药,国内用于心脑血管药品制剂的主要成分,国外还大量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 曲克芦丁片(羟乙基芦丁片) 毛细血管保护药。具有防止血管通透性异常升高,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可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病,中心性视网膜炎、动脉硬化、冠心病、梗塞前综合症、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 2. 抗肝脏毒作用 从水飞蓟种子中得到的水飞蓟素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 (+)-儿茶素(catergen)也可抗肝脏毒作用,治疗脂肪肝及因半乳糖胺或四氯化碳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 水飞蓟 3. 抗炎 芦丁及其衍生物羟乙基芦丁、二氢槲皮素等具 抗炎作用。 4.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如木樨草素、黄芩苷、黄芩素 5. 解痉作用 异甘草素、大豆素:解除平滑肌痉挛; 大豆苷、葛根素及葛根总黄酮可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奈酚、芫花素、羟基芫花素:止咳祛痰。 6. 雌性激素样作用 大豆素(daidzein)等异黄酮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能与它们与己烯雌酚结构类似。 7. 清除人体自由基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类而提供氢离子,故有显著的抗氧特点。 另外还有降血脂、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癌抗突变等作用。 8.抗肿瘤作用 Flavopiridol Flavopiridol来自印度“红果樫木” (CDYSOXYLUM BINECTARIFERUM)的。目前正被用于十几项一期和二期的癌症临床试验。 Flavopiridol能够阻断帮助DNA转录成mRNA的一个蛋白,而这是蛋白质合成中的第一步,是所有细胞要存活下去所必须的。自从1998年以来,它已经被用于肾脏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其他一些癌症的临床试验。目前临床主要采用Flavopiridol联合标准化疗方案的方法来提高疗效。 4H-1-Benzopyran-4-one, 2-(2-chlorophenyl)-5,7-dihydroxy- 8-(3-hydroxy-1-methyl-4-piperidinyl)-, hydrochloride, (-)-cis-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又称黄碱素。化合物数目很多,在植物界和中草药中分布很广。 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及羊齿类植物中; 苔藓类植物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较少; 藻类、微生物、细菌中未发现黄酮类化合物。1993年统计的该类化合物已超过4000个。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是羟基衍生物,有的带有甲氧基或其它取代基。此类化合物多与糖结合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