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汇编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但是在东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它们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速扩大建设商品粮基地,以保持黑土较高的肥力 B.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提高土壤肥力 C.避免土壤冲刷 D.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农耕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林牧 东 西 湿 干 暖 冷 南 北 渤海、黄海 农牧 农林 问题 产生原因 主要治理或保护措施 黑土 森林 湿地 土层变薄 肥力下降 —面积大幅度减少 土壤冲刷表土流失 过度农垦 ②工程生物措施 ①农业技术措施 培肥、增施有机肥 改良耕作方式、少耕深松 提高植被覆盖率 治理坡面、沟壑 ①建立保护区—保护现有湿地 ②退田还湿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湿地 —覆盖率下降 重采轻育毁林开荒滥伐火灾 ①营造速生丰产林②合理采伐③建自然保护区 ④对木材进行深加工 主要 农作物 主要 分布区 畜牧业产区 林业和特产区 耕作农业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玉米、小麦、大豆、水稻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林木、鹿茸、人参、苹果、梨、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河牛、三河马、红牛 种植业发展措施 1.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种田,提高单产量。 2.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 3.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4.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5.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绿色农业。 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促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 改良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5)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及林木乱砍滥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 ) ①黑土冲刷②使用化肥 ③耕作管理不善④不合理排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东北地区平原广阔无垠,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根筷子会发芽,栽上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读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 读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 10.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90天 B.115天 C.130天 D.140天 11.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知识延伸 课后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 在时空上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其效果不在于最终能否完成具体问题的解决,而在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究分析的思维过程的训练和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 走进研究性学习课堂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东北大豆 教学目标: 1.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分析农业生产结构及东北生产布局特点 2.黑土、林区、湿地开发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动车辆租赁合同.docx VIP
-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通用3篇).docx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T∕CECS G:T34-2023 寒区公路隧道设计标准.pdf
- 2014普通铁路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doc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7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第一单元+第2课《缤纷的世界美术流派》-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江苏省泰州市区县街道社区乡镇村名称统计.pdf VIP
- 行政管理学题库答案.pdf VIP
- 学校食堂采购水果供应协议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