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价导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价导则

城市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估导则 (试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 年11 月 目 次 前言 1 1 总则 2 2 术语 3 3 评估工作程序 4 4 评估指标体系 5 5 指标评估方法 6 附录A 环境数据采集 8 附录B 环境绩效评估的推荐性指标——土地利用指标 9 附录C 环境绩效评估的推荐性指标——水资源保护指标21 附录D 环境绩效评估的推荐性指标——局地气象与大气质量指标29 附录E 环境绩效评估的推荐性指标——生物多样性指标38 相关规范及标准44 前言 开展城市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估是规范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加快绿色生态 城区建设、促进绿色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积极稳妥扎实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客观 需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科学、 观评价城市生态建设的环境绩效,引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更加注重实际环境效益情 况,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编制基于对城市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借鉴国内外城市 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经验,参考有关标准和规范,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多次论证,并 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经审查后定稿。 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评估工作程序、4 评估指标体系、5 指标评估方法,以及附录和相关规范及标准。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 号,邮编100045 )。 主 编 单 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气候中心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广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主 要 起 草 人:焦舰 包延慧 彭小雷 张志果 房小怡 郭佳 蔡云楠 肖晓俊 王立 薛瑞 边际 程宸 任斌斌 张宏伟 刘琛义 蒋艳灵 朱志军 梁涛 李志琴 杜吴鹏 胡慧建 韦娅 刘勇洪 马京津 李昂 谢品华 赵天 武舒 宋思媛 1 1 总则 1.0.1 为持续客观地评估城市生态建设对其环境状况的实际影响,引导城市规划 建设工作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绿色生态城区的环境绩效考核评估工作,将城市建设工作对 环境的影响转化为易于识别的环境状况指标,便于直观了解环境保护的成效。 1.0.3 本导则注重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评估指标的可计算性。注重环境评价结 果与公众感知保持一致,协调政府、科研机构与公众环境认知,选择居民能够直 接感受到的环境效果作为度量城市生态的标准。 1.0.4 环境绩效评估应立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对建设的全过程开展 评估和比较,并及时给出建议。 1.0.5 环境绩效评估应根据环境监测建立数据库开展纵向和横向比较,包括在时 间上的纵向比较和在一定条件下城市(区)间的横向比较。 1.0.6 环境绩效评估应注重评估指标的因地制宜,不推荐套用统一的评估指标。 1.0.7 环境绩效评估应注重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估。 2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