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湟藏族人家民俗生活动态图景
河湟藏族人家民俗生活的动态图景
——走近“家西番”的春节文化
梁莉莉 文/图
煨桑寺院崩康北庄
族群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是人类社会客观的现实存在。
文化的互动也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人类文化创造性发展及多样性存在的根本动力。
在多族群散居区域,一个族群往往会在与他群体的互动交往中借鉴有益的文化因子,对自己的文化体系进行重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这一进程不仅发生在过去的历史中,也发生在当下现实的生活里——在地处西北民族走廊的青海,“家西番”藏族及其文化正体现出这样一种特点。
“家西番”藏族是生活在青海河湟流域,从事农业生产、操汉语方言的藏族的一支,被认为是“遗失了藏语的地方亚文化共同体”。
“家西番”的称谓由藏汉语合璧形成,“家”即藏语“汉”的音译,“西番”是汉族对藏族的称谓,“家西番”意为“像汉族一样的藏族”。
这一称谓在历史上的沿用正是河湟流域汉藏之间族际交流的见证。
同时,也折射出了“家西番”藏族与汉族之间密切的关系。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表演场,它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是实现族群认同和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
“家西番”藏族的传统节日体现了在特定地域汉藏文化的多元共存、和谐共荣。
笔者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尝试书写“家西番”藏族春节习俗的动态展演过程,以呈现其在当前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意义。
2014年年初,北庄在外漂泊的人们陆续回到村庄,准备和家人一起度过团圆的春节。
北庄是一个位于湟水河中游以北丘陵地区汉藏散居的普通村落,隶属于湟中县上五庄镇。村民的口述史表明,北庄的藏族属塔尔寺六部落之一的龙本部族,藏语称“龙本措哇”。
北庄在寺院体系上隶属赛多寺院,过去这里的藏族为赛多寺院的僧众进行各种农牧业生产。今天人们的信仰活动依旧离不开寺院,对寺院的供奉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和生活在河湟流域的其他“家西番”藏族一样,北庄村民的生产方式也经历了以游牧为主到半农半牧,再到现在以农业为主的发展过程,其成员从藏族居多发展到现在由藏族和汉族共住的格局。
现在全村共197户,总人口898人,其中,藏族137户631人,占到全村总人口的70%。
北庄依山而建,一条河流穿村而过,村落布局随意自然,三面环山,人、河流、山坡、树木在这里和谐相处。
“家西番”藏族相信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家有家神。
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爱护山水、保护生灵,对山、河、森林树木保持敬畏之心。
保佑村庄的“拉则”山神庙在村边缘北面山坡上。
“崩康”(意为十万佛爷)坐落于村庄核心地带。
作为村落中的神圣公共空间,山神庙和“崩康”是人们宗教生活实践的重要场所,悬挂周围的各色经幡哈达,新旧交替、日月轮回,烟火兴盛。它们随风飘荡、轻盈空灵,伴着升起的袅袅桑烟,构成了“家西番”藏族信仰生活生动的符号场景。
在“家西番”藏族的信仰生活中,与山神、“崩康”同样重要的是寺院。
赛多寺院地处与北庄相邻的峡口村,从北庄村向西翻越小山坡就会到达赛多寺院。
赛多寺院由五代昂旺丹贝坚赞初建,由赛多活佛管辖。在清光绪年间迁至峡口村。
直到今天,每月初一、十五及其他重要日子,来自不同村落的“家西番”藏族还会在这里进行宗教活动。
“家西番”藏族人家的院落有内院和外院之分,外院多为牛棚马厩,内院则供人居住。
家家户户的内院花园中都有煨桑炉,院中间立有“嘛呢杆”。
“家西番”藏族的居住格局以不同代际分而居住为特点。
老人的房间往往是坐北朝南的正房。
正屋中间的房子设有佛堂。
佛堂中间的两个木质面柜上供奉“家西番”的家神,村民称之“班达拉姆”。
神龛上供有家神的神像,旁边供酥油灯、花瓶及其他供品。通常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家里的老阿爸总是会点灯敬香,并磕头跪拜。
这也是从远方回到家中的人首先要跪拜的地方。
佛堂建在正屋的中间,一边为老人居室,另一边则是接待客人的客厅。
除了佛堂之外,正屋旁边建有伙房。
这是一个家庭非常重要的空间,不仅是因为厨房是家庭成员饮食吃喝所在,更是因为供奉在这里的灶神保佑着家庭烟火的兴旺。
“家西番”藏族崇拜灶神的神圣力量。因此,至今保留着祭祀灶神的礼仪以及对火的禁忌。
在厨房土制灶台的上方设有放供品的平台,上有哈达及酥油灯等。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家西番”藏族会进行祭灶神活动,祈求灶神保佑来年人畜平安、家庭丰收。
“家西番”藏族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神习俗开始。
进入腊月到祭灶神这段时间,“家西番”藏族会进行很多民俗活动,一些家庭会邀请寺院的喇嘛来家里“念经”并举行宗教仪式,祈求平安和顺、幸福吉祥。
腊月二十四祭灶神是“家西番”藏族人家年三十之前最重要的民俗活动。
灶神是“家西番”藏族信仰体系中重要的神祗,村民称之“灶家娘娘”,她庇佑家庭人丁兴旺、和谐平安。
腊月二十四傍晚,家家户户会按照“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性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外建筑史幻灯片.ppt VIP
- 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景观规划设计》课件——乡村景观园林庭院设计.pptx VIP
- 风力发电设备加工项目投资计划书(参考).doc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docx
-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 课件 第2章 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应用.pptx
- 特色校本教材——魔幻数学(一年级).docx VIP
- 2025一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6套模拟卷.docx VIP
- 工程勘察服务成本要素信息(2022版).pdf VIP
- 2024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1 You and Me (第4课时) Section B 1a-1d.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