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之最第八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科学之最(第八版)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1.吸烟为慢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 2.慢阻肺最常见的急性加重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3.使患者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危险因素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4.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 5.LABA与ICS联合是目前最常用的哮喘控制性药物。 6.发热为肺结核最常见的全身症状。 7.原发型肺结核是最易自愈的类型。 8.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最严重的类型。 9.浸润型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 10.异烟肼是单一抗结核药物中杀菌力,特别是早期杀菌力最强者。 11.鳞癌最易发生于主要支气管内,发展成息肉或无蒂肿块,阻塞管腔引起阻塞性肺炎。 12.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最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13.肺移植是目前IPF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4.胸片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是结节病最常见的征象 15.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尤以活动后明显,为肺栓塞最多见的症状。 16.肺栓塞体征以呼吸急促最常见。 17.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于下肢深静脉。 18.超声检查为诊断DVT最简便的方法。 19.螺旋CT为最常用的肺血栓栓塞症的确诊手段。 20.慢性肺心病的病因以慢阻肺最多见。 21.肺心病,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22.呼吸困难是胸腔积液是最常见的症状。 23.B超检查是敏感性最高的检查胸腔积液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24.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最高,达70%~100%。 25.我国渗出液最常见的病因是结核性胸膜炎。 26.ARDS是MODS发生时最早受累或最常出现的脏器功能障碍表现。 27.呼吸困难是急性呼衰最早出现的症状。 28.对任何类型的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29.气管内导管是重建呼吸道最可靠的方法。 ?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1.心衰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梗死最常见; (2)心肌炎和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和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最常见。 2.心衰诱因 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心律失常:房颤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 3.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 4.冠心病和高血压已成为慢性心衰的最主要病因。 5.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 6.右心衰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最常见症状。 7.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力衰竭最主要的仪器检查。 8.超声多普勒是临床上最实用的判断舒张功能的方法。 9.电解质紊乱是利尿剂长期使用最常见的副作用。 10.伴有快速房颤房扑的收缩性心衰是应用洋地黄的最佳指征,包括扩张性心肌病、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陈旧性心肌梗死及高血压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衰。 11.地高辛是最常用且唯一经过安慰剂对照研究进行疗效评价的洋地黄制剂。 12.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表现为各类心律失常。 13.运动负荷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14.二维超声心动图是各种心脏超声检查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 15.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是目前防止SCD(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 16.临床上出现舒张期心力衰竭最常见于肥厚型心肌病。(174) 17.折返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发生机制。 18.心房扑动的F波在ⅡⅢ aVF 或V1导联最为明显。 19.直流电复律是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 20.房颤患者冰法房室交界区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最常见原因是洋地黄中毒。 21.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是目前常用的维持窦性心律药物,特别适合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P190) 22.最常见的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类型是慢径路下传,快径路逆传。(P193) 23.预激综合征发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是通过房室结前向传导,经旁路作逆向传导,称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195) 24.室速常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于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死的患者。(P200) 25.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阻滞类型,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是3:2和5:4(P205) 26.双分支阻滞最常见为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P209) 27.胺碘酮最严重心外毒性为肺纤维化。(P211) 28.心房扑动是同步电复律的最佳适应证。(P214) 29.DDD方式是双腔起搏器中对心房和心室的起搏和感知功能最完善者。(P218) 30.窦房结功能障碍而房室传导功能正常者,AAI方式最佳 31.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窦房结功能正常者,VDD方式最佳。 32.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功能都有障碍者,DDD方式最佳。 33.UA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