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201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一部分】
试题的总特点
201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在命题的思路和题目的设置上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同去年相比,201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在总体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难度略有下降,题量适中。试题题型由“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和“写作”四大板块构成,和201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基本一致。
考查综合能力、语文能力、学习过程、思维品质、思想水平。
(2)考点灵活要求明确
①提炼概括 ②图表解读 ③修辞句式 ④口语表达
⑤活动策划 ⑥理解探究 ⑦观点主张 ⑧规范书写
(3)选材方面实现文化引领
① 社会热点 ②文化现象 ③传统经典
现代文阅读
(三)说明文
1、命题规律
选文 知识点 考查方式 真题序号 分值 比重
《丰图义仓》 文章概括 填空 三(一)8 3 10% 说明顺序 选择 三(一)9 2 文章理解 简答 三(一)10 4 文章理解 选择 三(一)11 3 考点分布
考查内容 分布 对文章的整感知和概括能力
对说明对象特点的把握
3.说明顺序的理解、把握。 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主要分布在八年级的教材中,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课文。 3、高频考点
说明文阅读部分,近几年大都是主观题。题型有简答、填空、选择和列举分析,设题比较灵活。常见考点有:⑴说明对象⑵说明事物的特征⑶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⑷说明方法及作用⑸给事物下定义⑹说明顺序⑺说明文的语言⑻考查“这”的指代义⑽说明文引用故事有什么作用 ⑾发散创新。
(二)散文
命题规律
选文 知识点 考查方式 真题序号 分值 比重
《又见姑姑笑颜》 筛选信息的能力 填空 三(三)12 2
18% 记叙文的线索 简答 三(三)13 3 场面描写的作用 简答 三(三)14 4 理解、概括能力 简答 三(三)15 6 文章的理解、概括能力 简答 三(三)16 3 2、考点分布
考查内容 考点分布 对语句关键意思的理解能力
结合语境理解语意的能力
课内外对比阅读理解能力
文章主题的理解、把握 写人叙事的散文主要分布在八年级的教材中,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背影》《台阶》《老王》《信客》,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等。 3、高频考点
近几年散文阅读部分以主观题考查为主。常见的考点有:⑴归纳文章的主旨⑵提取、概括文章的线索⑶分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⑷对关键词句的赏析⑸分析重点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⑹修辞及其作用⑺表达方式的考查⑻常见的写作方法及作用。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考查的是游记行散文,而2013年考查了写人叙事的散文。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
命题规律
选文 知识点 考查方式 真题序号 分值 比重
《晏子春秋》 实词释义 判断 三(三)17 4 10% 虚词用法 选择 三(三)18 2 文句翻译 简答 三(三)19 4 内容理解 简答 三(三)20 2 2、考点分布
考查内容 分布 实词 朝(上朝) 名词动用(“不可名(说出)其一处”—《口技》七年级下册140页) 食(吃) “食不饱”—《马说》(八年级下册175页) 遗(赠送) “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出师表》(九年级上200页) 说(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七年级上册43页 虚词 之 结构助词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八年级下册169页 去、往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九年级上册182页
以
连词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下册177页 于 介词,比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下册175页 而 连词,修饰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202页 连词,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七年级上册43页 高频考点
文言文阅读对实词的考查是理解实词的语境义。此外重点考查的是:⑴古字通假现象;⑵古今异义现象;⑶一词多义现象;⑷词类活用现象。考查的常见虚词有“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考查的常见文言句式有:⑴判断句;⑵省略句;⑶倒装句;⑷被动句;⑸固定格式。
古诗鉴赏
命题规律
诗歌 知识点 考查方式 真题序号 分值 比重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环境描写的作用 简答 三(四)21 2 3.3% 诗歌主旨 简答 三(四)22 2 考点分布
考查内容 分布 送别诗、七言律诗 八年级两册课本均有分布 3、高频考点
近几年诗歌鉴赏题所选诗歌均为课外的七言绝句,内容以写景抒情为主。常见的考点有:⑴鉴赏字词;⑵品鉴思想情感;⑶赏析表达技巧。2013年所选为律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普通高考考前培训课件.ppt
- 2013年新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M6-Unit1.ppt
- 2013年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与解析).doc
- 2013年浙江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doc
- 2013年春版七年级下册Module5 shopping unit2_you_can_buy_everything_on_the_Internet课件.ppt
- 2013年潍坊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煤矿节能工作总结及计划.doc
- 2013年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题.ppt
- 2013年湖北省高考理综试卷答案解析(完整版).doc
- 2013年春人教新目标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s_1--12单元期末总复习课课件.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