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货运合同 托运人的权利 (1)有条件的拒绝支付运费权 (2)任意变更解除权 7、委托合同 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双方均有任意解除权) 8、发承包合同的解除 发包人解除 承包人解除 明示或默示不履行 未按期完工+催告合理期 质量不合格 + 拒绝修理 非法转包、违法分包 不履行协助义务 材料不符强制性标准 未付工程款 第五章 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 1.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15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项目情况。 2.施工现场大气污染的防治中的两条规定: (1)土方作业,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米,不扩散到场区外; (2)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米。 3.对于施工现场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回收再利用要求: (1)每万平方米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 (2)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 (3)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 (4)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4.对于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图纸会审时,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5.关于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6.关于节能与能源利用,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7.关于节能与施工用地保护,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8.施工发现文物的报告和保护制度 工程建设、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个人发现文物:保护现场,报告当地文物部门;文物部门24小时赶到现场,7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 1.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2.关于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标准 具体人数可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备管理和生产需要予以增加。 3.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要定期带班检查,每月检查时间不少于其工作日的25%. 4.项目负责人——每月带班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工时间的80%. 5.施工单位须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并考核合格。 6.建筑企业要对新职工进行至少32学时的安全培训,每年进行至少20学时的再培训。 7.高危企业新职工安全培训合格后,须实习至少2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9.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1)矿山工程为2.5%; (2)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 (3)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10.施工单位的消防演练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 11.工伤认定申请 (1)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保险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3)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之内,直接向社保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12.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标准 13.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14.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 15.对于安全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政府安监部门报告。 16.事故补报的要求 (1)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可补报。 17.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 (1)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政府自收到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 (2)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 (3)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第七章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1.国家标准在实施后5年进行1次复审。 2.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应适时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