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品读四步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诗歌品读四步法: 第一步:整体感受:知内容,味情感 一首诗,首先得知晓它的内容。要知晓内容,别无它法,只能是一读再读。我认为,一首诗起码得读三遍:初快读,知大概;再慢读,晓风貌;三细读,明情感。通过这三读,应该对诗歌的线索有了较为明晰的看法,情感的类型有了较为清楚的感味。 而诗歌的线索不外乎两种:一、事件之发展跳跃;二、情感之变化起伏。很多时候是双线推进的。 而情感,无非也就是三种:一雄壮、一悲凉、一淡然;或者曰:一热、一冷、一和。 但人是阴阳之合体,故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故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怅惘;故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矛盾。 故:情感的明晰,除了借助于读外,还要读者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抓住了关键词句,细加推敲,往往会让你在瞬间恍然大悟。这些关键词句一般在收尾,因为诗歌往往注重首尾呼应——首句标目、卒章显志;有时候,也在中间,既能承上又能启下,同时点睛。 对于内容,我们可以一联一联的来分析,把起承转合弄明白。 对于情感,其实常常就是那么几种,具体点说: 一、忧国伤时:或揭露昏庸残暴统治;或反映战争离乱苦痛;或针砭时弊同情人民等。 二、壮志雄心:或建功立业之豪壮;或壮志难酬之悲叹;或怀才不遇之伤感等。 三、思乡怀人:或念亲朋;或思好友;或想伊人;或愁行旅;或依依离别等等。 再有伤春秋、叹死生等,不一一列举,读者用心既能知晓。 第二步:具体分析:明情节,品意象 三读之后,内容初明。这时候当具体分析情节,力求深入明了内容,看诗歌说了什么。按照什么逻辑说的。比如分析徐志摩诗歌《再别康桥》,分析起来就是这么几个情节:招手作别→康河美景→寻梦漫溯→梦幻高歌→现实沉默→挥袖而去。情节明了,那么对诗人在康河的徘徊不舍也就如在目前了。并且深入探讨情节,让我们感知,康桥这个地方不仅有着精美的风景,更有着诗人美好的过去,诗人的青春在这里度过,诗人心灵的春天在这里开启——“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多么富有诗情富有激情的一个情节,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的执着追寻。而最终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情节,又带着多少的无奈与伤感——所以,明情节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了写的什么,更重要的是情节具有抒情性,能够让我们实在的感知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 情节有助于情感的传达,而意象更是传达情感的利器。还是以《再别康桥》为例,在诗中,诗人精心选择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自然景物做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描绘出了康桥的精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节节通过意象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那么也就传达了诗人对康桥之美的依依不舍,对康桥深深的爱恋。在这些意象里面:“金柳”“云彩”最具代表性,分析好了他们,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情感也就明晰了。诗中,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与人对应;诗中,云彩造就了“彩虹似的梦”,与梦相关。柳之依依不舍,即对人之依依不舍;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即是告别昔日康桥之梦。 第三步:深入理解:赏语言,析技巧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一大特性就是语言的简练性,也就是要求即简洁又凝练。简洁就是不罗嗦,言简意赅;凝练就是表达丰富、准确、传神。 很多时候,品读诗歌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因为诗人所有的情思都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赏语言要侧重赏析动词、形容词、特殊的句子。 继续以《再别康桥》为例。 如诗句“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油油的”这一形容词,就鲜明地写出了“青荇”长得好,富有生机,同时也暗暗地写出了康河水的清澈。“招摇”这一动词,形象地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的状态。这样的美景,自然也会让我们像诗人一样“甘心做一条水草!” 再如“漫溯”一词,漫是随意的,溯是主观的。即写出了诗人荡舟的轻快,又写出了诗人对“青草更青处”的执着追寻。也就是对爱与美的追寻。 而特殊的句子,也是非常明显的,如第一节“轻轻地”之反复,明显继承了《诗经》重章复沓的手法,即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营造出较为轻松的气氛,哀而不伤。 再如特殊的倒装句。如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将“轻轻的”提到前面来,突出了来时轻轻走时轻轻,即表达了来时脚步的轻快,又让我们感觉诗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不忍搅扰康桥的宁静和美。最后一节“悄悄的”倒装也是类似的效果。第五节中“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同样运用了倒装。本来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别离的笙箫是悄悄(的)”“今晚的康桥是沉默(的)”试比较一下诵读效果,谁更具有诗意?更能艺术地传达诗人此时的心境?!所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