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文、成语、俗语中的哲理归纳.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 诗文中的哲学归纳 1.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 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与“欵乃一声山水绿” 同是一个“绿”,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 2.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 4.意识有错误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5.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7.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8.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10.事物总是有其两点而不是一点 “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1.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 1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不可分割,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4.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5.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6.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7.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19.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0.透过现象看本质 “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2.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 诗文、成语、俗语中的哲理归纳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