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历史介绍 高邮之所以名为“高邮”是有缘由的: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 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奏邮。汉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建县,迄今己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县以上城市中唯一以“邮” 命名的城市。早在13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就赞誉高邮“城市很大,很繁荣”。 汉武帝时建高邮县,属广陵国。北宋至清代初期,历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高邮州,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扬淮间繁华之地。乾隆年间改为散州。民国初年废州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邮、宝应、兴化三县交界地区几经调整。1991年高邮撤县设市。同学总问我高邮市县级市吗?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她曾经是一个县,不管市或县,她都是富饶而美丽的。 2:风土人情 高邮民风淳朴,穿梭在古老的巷子之间,抚摸着一块块的青砖,仿佛听到岁月的风声,回到古老的时代,那高高的牌坊上有着怎样的故事,那幽静的鼓楼里曾今该是怎样的热闹,清净的庙宇经历过怎样的沧桑......仿佛高邮像一册让人充满好奇的古书,惹得人想细细品读,幻想憧憬着下一个神奇的篇章。高邮多为汉人居住,当然,回族人民也占据一部分,所以大部分的民风习俗多为汉人的。江南的水乡赋予了高邮人婉约而又刚毅,善良而又明辨是非的性格。古老的巷子里,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戴着老花镜拨弄着针线,跟乡里乡亲细数着一生的是非,细说着儿女的不易,一双双千针万线的千层底包含了老人浓浓的爱。 都说北方人性格豪爽,南方人性格婉约,而我们高邮人的似乎是二者的中和,豪爽而非粗犷,婉约却不粘腻。如果你饶有兴趣的来到菜场,坐在角落里择菜的大妈会热情的向你推荐她自家菜园里种的菜,沾着露水,新鲜而营养,如果价格合适,你买了一些后,在你打算离开的时候她还会塞给你一些其他的蔬菜,她会说:自甘种滴,不想赚多少钱。这个水乡小城用她的一切影响着一代一代的高邮人,赋予着人们这样的热情。 3.名胜古迹 高邮,名内有“邮”自然使人联想“邮票”“邮寄”,是的古老的高邮曾是全国通信的一个重要中转站,至今仍有驿站存在,驿站名为“盂城驿”,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旅游对外推介的一块金字招牌。我曾去游览过盂城驿,古老的马厩,房屋,以及盂城驿的制高点“鼓楼”。扶着楼梯的扶手顺阶而上,楼阁的二楼便是鼓的所在,拍拍鼓面,听着咚咚的鼓声,思绪便飘往了那些个古老年代。 除了“盂城驿”。“文游台”就不得不提了。江苏高邮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原为东岳行宫,(也有资料记载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现存建筑大部为嘉庆十九年重建)。据《高邮州志》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 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日文游台”。自宋以来,此处名胜一直吸引四方文人学士前来访古拜贤。现今高邮早已高楼林立,传说当年“文游台”是高邮的制高点,登上文游台可以看见高邮西湖上的点点白帆。 4,名人介绍 高邮有名人吗?有,他有名,只是你不知道他是高邮的。秦观便是其中之一。秦观又名秦少游,秦观,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熙宁十一年(1078年)作《黄楼赋》,苏轼赞他“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年)秦观自编诗文集十卷后,苏轼为之作书向王安石推荐,王安石称他“有鲍、谢清新之致”。 因秦观屡得名师指点,又常与同道切磋,兼之天赋才情,所以他的文学成就灿然可观。当然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与苏小妹的故事,虽然历史研究表明这不是事实,但阻挡不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啊。 近代高邮也有有位名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汪曾祺,也许一些人还是不了解他的,但经历过高考的人都应该看过他的文章《侯银匠》吧,其他我就不说了。 5,特产美味 江苏高邮一带所饲养的鸭子个头大、毛皮紧、潜水深、觅食力强,一般都在水网地区放养,多食鱼虾,所生的蛋蛋质细,黄油多,平均每只重105克左右,比普通鸭蛋约重30克。每年清明节前,当地人将鸭蛋拿来腌制,一个月后即可取食。煮熟后的咸鸭蛋,颜色红而油多。据记载,早在乾隆年间高邮咸鸭蛋已成为席上珍品了。这样官方的介绍我承认是第一次见,在我的脑海里,高邮鸭蛋是外婆手中诞生的美味。黄泥,白酒,盐,以及我不知道的调料,在外婆的巧手中鸭蛋变成了一个个土球,它们被一个个放进坛子里,美味在里面就开始静静的产生了,夏天的傍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