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 批判地吸收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辩证法思想的 “合理内核”。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批判地吸收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观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观条件 19世纪40-60年代,马恩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观条件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精神财富。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精神条件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观条件 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上,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为列宁主义。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政部 李兰芳 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共48学时,理论学时32. 把握一个主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贯穿一条主线: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突出一个重点: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绪 论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绪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课程要求 教学要求: 课前认真阅读并熟悉本教材; 建议做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完成必要作业参加课外实践。 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 40% 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 平时实践表现成绩占40% 平时成绩衡量指标: 学习态度表现(出勤率、发言率、是否作笔记) 课程作业情况(能否结合现实、有无独到见解) 读书笔记活动(阅读参考文献、参加课外活动)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 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四、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绪 论 马克思被德国民众评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马丁·路德 康拉德·阿登纳 “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康德 罗素 萨特 绪 论 “绝大多数智者的创造或幻想经过一段时间 以后,便永久地消失了。这段时间可能只是一顿饭 的工夫,最长不超过一代人的时间。但另一些作品 不是这样。它们经历过失落,但他们重新出现了, 它们不是作为未被认识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t VIP
- 回话有招高情商回话术书本.doc VIP
- 【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课件.ppt VIP
- 沪教8AUnit6Ancientstories more practice-The story of 100,000 arrows 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 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研讨会:技术与工程领域总体介绍.pptx
- 2024年中考英语复习 并列复合句 讲义学案(解析版).pdf VIP
- 血常规结果解释ppt课件.pptx VIP
- 第16课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第二册.pptx VIP
- 软件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x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