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章 第一节_陆地生态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第一节_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1.组成结构(纯林、混交林) 2.空间结构 3.时间结构(同龄林、异龄林) 4.营养结构 森林的生态功能 1)防尘 2)灭菌 3)调节大气成分 4)保持水土 5)降噪 6)野生动物栖息地 7)涵养水源 草原生态系统 世界草地总面积约5000万km2,占陆地总面积的33.5%,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是一种地带性的类型,地球上的分布可分为温带草原与热带草原两类生态系统。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南北两半球的中纬度地带,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草原、北美和南美。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属欧亚大陆温带草原。它的主体是东北一内蒙古的温带草原,绵延约4500km,南北延伸纬度17o(N35o~52o),东西跨越经度44o(E83o~127o)。面积4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5。 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中的典型类型。是指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和杂草类占优势的植被类型,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植物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如锡林郭勒草原,建群种以大针茅、羊茅和冰草等。层次分化明显。 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属于半湿润气候,是在雨水适中、气候适宜的条件下,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多年生丛生禾草和根茎型禾草占优势所组成的草原植被,称为草甸草原。如呼伦贝尔等地,优势植物有贝加尔针茅、羊草和线叶菊等。“高草草原”。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中最旱的类型,优势种为真旱生多年生草本。如鄂尔多斯草原中西部。建群种戈壁针茅等。 高寒草原是在高寒、干燥、强风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寒旱生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的植被型草地。如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 草原生态系统特点 草原优势植物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具有耐割、耐放牧和对火的忍耐力。 植物具有耐旱的形态和生理,如有绒毛、卷叶、叶面狭窄、气孔下陷、机械组织发达等。 物种组成 植物以禾本科、豆科和菊科为主 植食动物,如热带稀树草原上的长颈鹿、斑马、瞪羚;温带草原上野驴、黄羊、野骆驼等。鸟类有云雀、百灵等。 食肉动物以狼、狐、獾、黄鼬、香鼬及鹰。 啮齿类动物很多。 荒漠生态系统 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k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8%。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伸达温带干旱区。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亚洲的阿位伯半岛,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沙漠; 前苏联的中亚沙漠、中国西北和蒙古的大戈壁等一个连续的干旱区,约占世界荒漠面积的67%; 南半球有澳大利亚中部沙漠、智利和南非的一些沙漠。 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严酷。极端干旱是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一般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150mm,少的不到20mm,最多也不超过200~300mm。 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有的全年日照时数在2500~3500h。 气温变化大,冷热剧变,日温差大,一般在10~20℃,大的可达40℃以上。最热月平均温度达40℃,最高温度高达46~57℃。 荒漠生态系统 植物群落以超旱生小乔木和半木本植物为优势物种。超旱生草本植物和短生植物也具有一定季节的优势,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极度贫乏,种群密度稀少,脆弱而不稳定。 荒漠生态系统 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呈弧形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和内蒙古等11个省区,以新疆分布的面积最广,约占全国沙漠面积的60%左右。 荒漠生态系统 中国的荒漠群落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 小乔木荒漠—以超旱生矮小乔木占优势,叶退化和落枝性旱生小乔木,如藜科的梭梭和白梭梭,一般高2~4m,所谓“荒漠森林”。 灌木荒漠—以超旱生灌木占优势。落叶灌木植被主要是红砂、霸王等。常绿灌木主要是多种麻黄和蒙古沙冬青。 半灌木与小灌木荒漠—以超旱生的半灌木和小灌木占优势。常与小乔木和灌木荒漠相结合。有合头草、盐穗木、盐节木等。 垫状小半灌木荒漠—以超旱生耐寒垫形小灌木占优势。我国主要分布在海拔4500m以上高山、高原,有藏亚菊、垫状驼绒藜和粉红蒿等。 苔原生态系统 苔原生态系统是由极地平原和高山苔原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所组合成的综合体,主要特征是低温、生物种类贫乏、生长期短、降水量少。 * * 附生植物Epiphyte 乔木分为3层:第一层:高30-40米以上,树冠宽广,有时呈伞型,往往不连接;第二层:一般在20米以上,树冠长、宽相等;第三层:10米以上,树冠锥形而尖,生长极其茂密。 幼树及灌木层 稀疏的草本层 地面裸露或有薄层落叶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发达。 (2)群落结构复杂 Emergent Layer Canopy Layer Middle Layer Shrub Layer and Understorey 垂直结构 (3)乔木的特殊构造 a 板状根: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从树干的基部2至3米处伸出,呈放射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