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组态的能量-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
S=0, 单一态 S=1, 三重态 pd p电子和d电子在LS耦合中形成的能级 P D F 由洪特规则给出碳原子和氧原子基态电子组态(1s22s22p2和1s22s22p4 )组成的原子态能级次序。 S = 0 1 L=0 1 2 注意:在p态上,填满可以有6个电子(它们角动量之和为零,对总角动量没有贡献),这说明p态上1个电子和5个电子的对角动量贡献是一样的,即同科电子p和p5有相同的态项( p2和p4 、d2和d8)。 主壳层 名称 K L M N n 1 2 3 4 支壳层 名称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0 0 1 0 1 2 0 1 2 3 2 2 6 2 6 10 2 6 10 14 2 8 18 32 3 1 2 碳原子基态电子组态(1s22s22p2)组成的原子态能级次序。 基态 3 1 2 氧原子基态电子组态(1s22s22p4)组成的原子态能级次序。 基态 画图法确定电子组态的基态 电离能变化的解释 1、氢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1s,电离能13.6eV;氦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1s2,电离能24.59eV. 2、锂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1s22s,如果K壳层的两个1s电子的屏蔽是完全的,2s价电子感受到的有效电荷数为1.相应的电离能(-13.6eV)/22=3.4eV.实际上没有完全屏蔽,故电离能大一些,为5.39eV。铍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1s22s2,由于核电荷数增加,电离能增大,为9.32eV。 电离能变化的解释 3、硼原子基态电子组态1s22s22p,核电荷数比铍原子增加了1,但2p的电子贯穿效应弱,有效核电荷数小,因而电离能小于铍原子,为8.30eV。之后碳(1s22s22p2)和氮( 1s22s22p3 )的电离能对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加。 4、氮( 1s22s22p3 ),自旋平行的电子使能量最低。氧原子( 1s22s22p4 )多出一个电子,它的自旋一定和原来的三个电子相反,自旋反平行使能量增加,电离能较小。 氟原子( 1s22s22p5)和氖原子( 1s22s22p6)电离能仍依次增加。 原子基态(朗德间隔定则) 朗德间隔定则:在三重态中,一对相邻的能级之间的间隔与两个J值中较大的那个值成正比。 在LS耦合情况下,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引起的附加能量: 具有相同的L、S状态属于同一多重态, 值是相同的,它的值可正可负,同一多重态中相邻能级的间隔 比如 三能级的间隔 朗德(A.Lande)间隔定则 已知某种原子的一个多重态能级有三个能级,相邻的两对能级的间隔的比例是3:5,其能级结构如图,试给出各能级的对应的量子数S,L,J。 J0 J0+1 J0+2 (3)应用举例 氦原子的基态 原子的大小 金属中的电子 同科电子合成的状态 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应用(氦原子的基态) 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应用(原子的大小) 玻尔的观点 +e 1H(氢) +8e 8O(氢) +92e 92U(铀) 原子的大小应随着原子序数 Z的增大而变的越来越小。 随Z增加,核外电子受到原子核Ze的吸引力增大。 每个核外电子都要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从而受到的吸引力相等。 实际上由于Pauli原理的存在,限制了同一轨道上的电子数目,原子内也不会存在状态相同的两个电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大。 这虽然使某些轨道半径变小了,但同时轨道层次增加,以致原子的大小随Z的变化并不明显。正是Pauli原理限制了一个轨道上的电子的数目,否则,Z 大的原子反而变小。 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应用(原子的大小) 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应用(金属加热) 非同科一个P电子和一个p电子可能形成的原子态。 应用:同科电子合成的状态(n和l两个量子数相同的电子) 同科一个P电子和一个p电子可能形成的原子态? L\S 0 1 0 1 2 注意:在经典物理中,两个粒子总可以区分甲乙,在量子物理中,电子是全同的(质量、电荷、自旋等固有性质完全相同的微观粒子),不能加以标记。 1 2 3 2 1 1 1 1 1 1 1 MS ML 1 1 1 1 1 1 1 1 1 MS ML 1 MS ML 1 1 1 1 1 MS ML L=1 S=1 L=2 S=0 L=0 S=0 斯莱特方法 偶数定则 np3组态可能的ml 和ms值 1 2 3 2 1 MS ML 1 2 3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