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再生能源转化与利用
任课教师:李明涛,赵亮
2015.11.20
第四章 太阳能光电转换
第1节 概论
第2节 光电转换的理论基础
第3节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
第4节 几种典型的太阳能电池
第5节 太阳能光伏系统
什么是太阳能光电转换?
太阳能光电转换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实现转换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也称光伏电池,它没有任何运动的机械部件,在能量转换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最优雅的能量转换器”。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
1839年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光生伏打效应” 。
1883年 Charles Fritts 在锗半导体上覆上金层形成半导体异质结,成功制备第一块太阳能电池,效率只有1%
1954年 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能电池,效率6%,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同年,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制成了第一块薄膜太阳电池。
1958年 太阳电池首次在空间应用,装备美国先锋1号卫星电源。
1958年 我国开始了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工作,1971年首次发射了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池的人造卫星。
1959年 第一个多晶硅太阳电池问世,效率达5%。
1978年 美国建成100 kWp太阳地面光伏电站。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
1980年 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20%,砷化镓电池达22.5%,多晶硅电池达14.5%,硫化镉电池达9.15%。
1990年 德国提出“2000个光伏屋顶计划”,每个家庭的屋顶装3~5kWp光伏电池。
1997年 日本“新阳光计划”提出到2010年生产43亿Wp光伏电池。100万户,每户安装3~5kWp。
1998年 单晶硅光伏电池效率达25%。荷兰政府提出“荷兰百万个太阳光伏屋顶计划”,到2020年完成。
2010年,商业化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为18.3%,多晶硅15.8%
2010年,晶体硅电池的价格下降到2$/Wp,电价达到11¢kW h;预计2020年晶体硅电池价格下降到1$/Wp,电价达到5.3¢kW h,达到与其他发电方式相当的水平。
太阳能电池的利用情况
日本、欧洲、美国一直是发展和利用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世界太阳能电池历年产量峰值(单位:MW)
太阳能电池的利用情况
新千年开始,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了。
年份
区域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中国
10
10
50
200
400
1088
欧洲
135
193.4
314
470
657
1062
日本
251
363.9
602
833
928
920
美国
120
103.2
140
154
202
266.1
其他
55
83.8
139
338
713
1751.9
总计
561
744.3
1195
1795
2500
4000
2002-2007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峰值(单位:MW)
第四章 太阳能光电转换
第1节 概论
第2节 光电转换的理论基础
第3节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
第4节 几种典型的太阳能电池
第5节 太阳能光伏系统
光生伏特效应
光生伏特效应是太阳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过程。太阳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的能量和太阳光谱的波长相对应。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可以被反射、吸收或者透射,其中被吸收的光子就可以产生电能。
本节内容:
◆半导体的内部结构和导电性
◆半导体禁带宽度和光学特性
◆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 p-n结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
室温下电阻率处于10-3~109Ω·cm范围内的材料,其电子激发能隙处在0到大约3ev之间。或者说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材料。
元素半导体—Si、Ge、Te等
化合物半导体—GaN、GaAs、InP 、CdS、CdTe、 PbS等
合金半导体—Si1-xGex、AlxGa1-xAs等
有机半导体—分子晶体、有机络合物、高分子材料
金属电阻率: 10-8Ω·m
绝缘体电阻率: 1014 ~ 1020Ω·m
半导体电阻率: 10-4~107Ω·m
半导体一些重要特性,主要包括:
温度升高使半导体导电能力增强,电阻率下降.
如室温附近的纯硅(Si),温度每增加8℃,电阻率相应地降低50%左右.
微量杂质含量可以显著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
以纯硅中每100万个硅原子掺进一个Ⅴ族杂质(比如磷)为例,这时 硅的纯度仍高达99.9999%,但电阻率在室温下却由大约214,000Ωcm降至0.2Ωcm以下.
适当波长的光照可以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
如在绝缘衬底上制备的硫化镉(CdS)薄膜,无光照时的暗电阻为几十MΩ,当受光照后电阻值可以下降为几十KΩ.
此外,半导体的导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创业讲座文件.ppt
- 大学生助学活动策划书.ppt
- 大学生创新项目中期检查答辩.ppt
- 大学生在校外租房调查报告.ppt
- 大学生发明创造与专利申请.ppt
- 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ppt
- 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规划.ppt
- 大学生如何立业成才.ppt
- 大学生学习指导(2014-2015-2)学生版2.ppt
- 大学生寝室文化设计网站.ppt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