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学校6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2015?株洲模拟)一些食物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番茄 牛奶 鸡蛋清 苹果汁 pH 4.0~4.4 6.3~6.6 7.6~8.0 2.9~3.3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B.番茄汁属于酸性食品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D.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
【来源】2016届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A、苹果汁呈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故A正确;
B、番茄汁pH<7时,呈酸性,属于酸性食品,故B正确;
C、牛奶呈弱酸性,鸡蛋清呈弱碱性,故C错误;
D、苹果汁的pH值比牛奶pH值小,且都小于7,所以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强,故D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小明同学取生活中的四种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物质 矿泉水 雨水 橙汁 蔗糖水 PH 7.3 5.8 3.6 7.0 A、矿泉水 B、雨水 C、橙汁 D、蔗糖水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酸性最强的溶液的PH值会小于7,且数值越小,酸性越强。故选C.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
3.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 D.pH等于7的溶液
【来源】2015届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酸性溶液的pH7;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A.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碱性溶液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正确;
C.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D.酸性溶液的pH7,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考点: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点评:初中阶段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不变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4.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 中的少量 CO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气点燃 C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观察气体的颜色
【来源】2014届江苏省大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终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这样会引进新杂质;B选项是错误的操作,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不能燃烧;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答案选择C;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可以鉴别.
考点:实验鉴别、除杂
5.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MnO2来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变为澄清的水
D.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来源】2014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终结性检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当氧气不充足是木炭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不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故选D。
考点:物质的鉴别、分类、制取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C.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来源】2014届安徽省安庆市21校九年级正月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学知识A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选项不能达到目的,因为这样只能证明含有氢元素一定存在,答案选择B;C选项氢气吹气球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正确的操作
考点:实验操作与目的
7.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 铝不如铜活泼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木条复燃 氧气能支持燃烧 C 将CO通入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9机械设计基础齿轮系.ppt
- 19湖泊相.ppt
- 09加筋土边坡.ppt
- 19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xin.doc
- 09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清扫原则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毅教授.ppt
- 1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doc
- 09康复肌肉起止点_作用_神经支配.doc
- 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ppt
- 19燃料的家庭.ppt
- 19拖轮的作用19.ppt
- 初中历史教育探索:区块链视角下的历史文献档案溯源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中高中英语个性化学习路径导航的用户体验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5 《手势识别技术在移动办公应用中的文档编辑与协作交互设计》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5G网络切片在智慧农业中的智能灌溉与土壤监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课堂情景教学与历史知识记忆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搞笑比赛口号.docx
- 《基于5G网络切片的智能电网通信架构优化与安全性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科学探究:天文望远镜观测恒星亮度与距离测量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金融支持策略: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协同》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