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金属元素的测定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二、生理生化功能 酶系统中起催化作用 作为激素、维生素的必需成分或辅助成分发挥作用 形成功能蛋白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与核酸的关系 第一节 铜 铁 锌 一、理化特性 1、铜: 红色光亮光泽,延展性,地壳丰度140mg/kg。 2、铁: 银白色金属,地壳3.2g/kg,比较活泼的金属,以单质和化合物存在。 3、锌: 光泽蓝白色金属,地壳180mg/kg,闪锌矿和红锌矿存在,纯锌有延展性,少量杂质变脆。 二、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 1、铜 1)缺乏引起贫血,酶活性降低;患低蛋白贫血症,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冠心病等。 2)人体含量:1.4mg/kg,一个70kg的人含80-120mg,主要在肝、脑、心组织中。 3)血中铜存在于血清和红细胞,血清含量1mg/L,其中93%以铜蓝蛋白存在。 4)来源:食物,成人吸收2.5-5mg,但2mg足以维持平衡。 5)排泄:以消化道排泄为主,总量0.6-3.6mg,其中80%以胆汁,其余经尿液。 6)铜盐:乙酸铜和硫酸铜毒性较大,口服0.1-0.15g,外服0.7-1.0g. 2、铁 1)人体含量:3-5g,平均4.5g,肝和脾最高。 2)分类 3)吸收:成人,10-15mg(5%—20%),妊娠妇女更高,达40%。 4)动物性铁比植物性易吸收。 5)排泄:胆汁,粪便,尿液。总量0.5-1.5mg,婴儿更高。 6)发病人群:早产婴儿,儿童,青年妇女、妊娠妇女 3、锌——生命的元素 1)功能:参与合成代谢,促进皮肤、骨骼和性器官的发育。 2)缺锌:厌食症,侏儒症 3)人体:2-3g,分布骨骼、肌肉、血浆和头发。 4)血液:6.5-10mg/L,约85%红细胞,3%白细胞,12%血浆。 5)需求量:成人,10-15mg,妇女25mg,哺乳期30-40mg,生长期的婴幼儿更高。 6)来源:食物供给,如:奶、鱼、肉类、肝类等。 7)排泄:粪便,尿,汗,乳汁,毛发等。 8)中毒:腹痛,腹泻,厌食等。 三、样品采集及保存 1、血液:有时间变化,如血清铁在早晨6时最高,在21时至22时最低。 2、头发:季节,年龄、性别,染发,生理状态等影响。 3、保存:4℃短期,-20℃长期 四、血清中三元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 五、头发和骨中铜锌的测定 硝酸∶高氯酸=9∶1消化。 干灰化法:浓硝酸溶解残渣,在测定。 第五节 铅 第五节 铅 一、理化性质 1、软金属,灰蓝色、银灰色,原子量207.19,比重11.34g/cm3,熔点327.5℃,沸点1740℃。 2、特性:在400℃-500℃时,形成铅蒸汽,氧化,呈烟尘散布于空气中。 3、铅不溶于水,易溶硝酸、硫酸。 4、铅化合物部分融于水 5、四乙基铅为无色油状液体,0℃可蒸发,沸点200℃,易融于有机溶剂。 第五节 铅 二、铅的环境分布 (一)大气中的铅 1、来源: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烟尘、地面尘埃、岩石风化等。 2、浓度:偏远地区0.0001-0.001μg/m3,城市1-8μg/m3,公路10μg/m3。 3、污染来源:汽车尾气、煤燃烧、铅类工业、含铅汽油。 4、污染主要来源:生产性污染,如铅炼车间空气浓度为0.1-7.5mg/m3;蓄电池厂空气污染更大,国家标准15μg/m3。 第五节 铅 (二)水中的铅 1、浓度:地面水0.5μg/L,地下水1-60μg/L,江水和湖水1-10μg/L,海水较低。 2、水体污染源:工业废水和城市垃圾。 3、生活用水:矿产用水,酸雨, (三)土壤中的铅 1、浓度:天然存在约5-25mg/kg,污染区1000mg/kg,农村15-106mg/kg。 2、存在形式:水溶态和不融水态。 3、危害:农作物吸收堆积,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第五节 铅 三、主要存在形态及接触途径 (一)职业性接触 1、金属铅 2、盐铅 3、烷基铅 (二)生活性接触 1、食物 2、水 3、空气 4、学习、生活用具和居住场所 5、化妆品 6、药物 第五节 铅 四、铅在人体中的吸收和分布 (一)吸收、分布 1、吸收途径 1)呼吸道:吸收因颗粒大小而异;大颗粒在上呼吸道;小颗粒在下呼吸道。 2)胃肠道:吸收作用低于呼吸道,但临床上中毒途径则是胃肠道而非呼吸道。食物摄入高达300-400μg/d,但仅5%-10%被吸收,婴幼儿、儿童吸收更高,婴幼儿达53 %,儿童42 %,很敏感。 第五节 铅 2、影响铅吸收的因素 1)钙、铁、锌的影响 2)牛奶中蛋白质能与铅结合成一种不溶性化合物。 3)V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水无毒的铅盐,随粪便排出。 4)脂肪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可促进铅的毒性作用。 3、铅在人体中的分布 无机铅分布:骨骼、主动脉、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