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课 新中国的科技 成就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备课组 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 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军事、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航天技术的重大意义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东方魔稻”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成就 (1)理论上: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 (2)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2、意义 解决了中国以致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 6、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杨利伟 D、邓稼先 7、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国际因素是 A、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 B、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国际贸易的发展 8、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科技工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B、国际上的基础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有较好的科研基础 10、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不包括 A、“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巨型计算机 D、载人航天技术 11、下列关于袁隆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B、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C、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 D、他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 12、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里程碑是 A、“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B、“银河-Ⅲ” 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C、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D、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3.我国研究与发展杂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赵忠尧 4.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的成就是 A、“银河-1” B、“银河- ” C、“银河- ” D、“长征-1号” 5.中国最早发射成功的载人宇宙飞船是 A、“神舟”五号 B、“神舟”四号 C、“神舟”三号 D、“神舟”六号 *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4.10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10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1975.11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1970.4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三年多一点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7.6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作用和意义 重大成就 时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一) 学习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003 年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1999 年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机,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7 年 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 一亿次的计算机。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83 年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 1973 年 作用和意义 重大成就 时间 学习总结 钱学森 学思之窗 猜一猜 他是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
- 27.2.3相似三角形应用列举.ppt
-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AHL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
- 27.2相似三角形判定.ppt
- 27.《与象共舞》课件..ppt
- 27.卖木雕的少年课文朗读.ppt
- 27.观点表达【英语作文】.ppt
- 27、卖木雕的少年.ppt
- 27《卖木雕的少年》课件.ppt
- 27《卖木雕的少年》莫红梅2课时.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