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学习语语法的重要性及成语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成语内部的语法结构不仅直接影响到它的句法功能,而且当它入句之后,对其前后的组合成分也常常起着一定的关涉作用。对此,本节将从两个角度来讨论:一是成语的常规用法,一是成语的变通用法。   3.2.成语在常规用法中的关涉作用 成语的常规用法,指的是成语入句后保持其意义和结构的稳定。这里,成语入句后的关涉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一个成语倘若本身已经带有宾语,那么作句子的谓语时,一般就不能再带宾语了。如果遇到意念上的宾语,要用介词提前。例如:   例1.我请先生给我三天的期限,……一网打尽她!(茅盾《子夜》)   例2.……各大村镇虽都办有自卫团,但是并不能真的把些土匪斩草除根。(吴组缃《官官的补品》) “一网打尽”、“斩草除根”是同义成语。但“一网打尽”是状中式,可以带宾语,如在例1中用作谓语,后边带有宾语“她”;而“斩草除根”是述宾型联合式,本身带有宾语,后边不能再带宾语,如在例2中用作谓语,意念上的宾语“(些)土匪”,由介词“把”提前。? ?? ?   类似这种情况的同义成语,还如“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一语道破/一语破的、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恶语中伤/恶语伤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苦心经营/煞费苦心”等。   还有些成语本身带有潜在的宾语,那么作谓语时,也同样不能再带宾语了。如“自暴自弃”是主谓型联合式,但两个“自”兼受动者,整个成语是“自己损害自己,自己鄙弃自己”的意思,已带有潜在的宾语,所以不能再带宾语了。而其同义成语“妄自菲薄”,状中式,后边可以带有宾语。   3.2.2.谓词性成语带趋向补语的情况与一般谓词不同。一般谓词可以带有多种多样的趋向动词,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而谓词性成语一般只带趋向动词“起来”,表示行为的开始。例如:   例3.每天临几张字帖,读几遍唐诗,自己在小院子里浇花种竹,率性连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起来。(冰心《斯人独憔悴》) 例3“不闻不问”带趋向补语“起来”。不过,偶尔也用“下来”、“下去”作趋向补语,表示行为的完成或继续。例如:   例4.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孙犁《山地回忆》)   例5.如果你一意孤行下去,恐怕轮不着你动政工机构的念头,自己倒又想靠边了吧!??(江流《进退》) 例4“心平气和”和例5 “一意孤行”,分别带有趋向补语“下来”和“下去”。   谓词性成语所带的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除外),一般必须由介词结构来充当。例如:   例6.现在许多同志津津有味于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例7.孔子是一个热心的政治活动家,……只要三个月找不到赏识他的主子,就会失魂落魄到好像丧家之犬一样。(王西彦《肢节和全人》) 例6“津津有味”带有介词结构充当的补语“于……方法”;例7“失魂落魄”带有介词结构充当的补语“到……一样”。   3.2.3.成语作定语时,一般都得带助词“的”。例如:   例8.……总得听听郑永红的想法,就算她没有起死回生的仙丹妙药,也能给一口救急的水喝呀。(浩然《山水情》) 例8“起死回生”作定语,后边带有“的”。   成语作状语时,也以带助词 “地”(或“的”)为常。例如:   例9.从群众的队伍里,千百朵气球飞上天空,五光十色地拖着长长的标语彩带,顺风徐徐向西飞去。(冰心《十三陵水库工地散记》) 例9“五光十色”作状语,后边带有“地”。   同样,成语作补语时,不能直接加在谓语的后面,一般必须通过助词“得”。例如:   例10.她想得头头是道,仿佛已经征服了砖塔胡同和西四牌楼一带。(老舍《离婚》) 例10“头头是道”通过“得”作补语。   3.2.4.多数带有“之”字作宾语的成语,作谓语时,成语中的“之”实际上成了句中的一个复指成分。除了它是复指主语的情况外,一般在该成语前都可带有“把……”、“对……”等介词结构。这时,“之”复指的就是介词结构中的宾语了。例如:   例11.一天,我路过一幢有名的藏书楼,不计其数的历代线装书堆积在楼外大路上,如一座小山,随即被付之一炬。(何为《书的经历》)   例12.多数的医生压根儿就不曾上过前线,他们把总会所发给的急救箱束之高阁,……(唐弢《我也为伤兵请命》) 例11“付之一炬”的“之”复指主语“线装书”;例12“束之高阁”的“之”复指介词结构里的宾语“急救箱”。   有时在该类成语前虽然没有出现“把……”、“对……”一类的状语,但如有必要,随时都可以补上。例如:   例13.目前还有若干同志处之泰然,不大觉得,我们就有唤起这些同志提起注意之必要。 (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例13从原文看,在“处之泰然”前可以补上状语“对于物质方面的困难”。   这类带有“之”字作宾语的成语,还有“安之若素、嗤之以鼻、操之过急、悔之无及、置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