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相关术语
阿托伐他汀是目前全球处方量最多的降胆固醇药物。由于其含有(3R,5S)-双羟基的侧链,并且要求e.e.≥99.5%,因此合成此侧链的中间体很有挑战性,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合成,得到的侧链中间体也就有所差别,本文就介绍一下几种中间体的合成路线。
1 中间体TBIA(tert-Butyl isopropylidene amine)的合成
主要是通过DERA(EC4.1.2.4)突变体Ser238Asp催化的醛醇缩合反应得到内酯化合物,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得到TBIA[1],具体的合成步骤如下:
2 阿托伐他汀钙中间体ATS-8的合成
ATS-8[2]的中文名称为6-氰甲基-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乙酸叔丁酯,英文名称为(4R,6R)-1,1-dimethylethyl-6-cyanomethyl-2,2-dimethyl-1,3-dioxane-4-acetate,其合成以高烯丙醇为原料生成碘代的内酯,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3 阿托伐他汀侧链的1,3-二醇中间体的合成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L-脯氨酸催化正丁醛发生α-氨基氧化以及碘发生的分子内亲电子环化反应,具体的合成路线[3]如下:
4 中间体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合成
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得到2-羟基-1,3-二氰基丙烷,此合成的关键步骤就是利用腈水解酶催化该化合物发生不对称反应,从而得到目的产物[4]。具体的合成步骤如下:
二、使用介绍
1 主界面
主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主界面
图2 测量界面
1.1 操作
1.1.1 测量
测量界面如图2所示。
测量(全血模式,稀释模式详见1.2.6)
点击测量按钮,提示栏:请吸入全血标本;
如需在测量的同时输入病员信息,则点击测量按钮旁边的编辑病员信息,如不需马上测量,则点击保存按钮保存病员信息;
将采血管倾斜并轻轻晃动,充分混匀血液;
将采血管塞取下(注意不要使血液溅出);
将采血管放到吸样针下方,并使吸样针浸入采血管中液面以下(吸样针不要紧贴采血管壁,也不要触及到采血管底部),按下“吸样开关”吸入全血标本;
取样完毕后,吸样针自动从采血管中移出,当吸样针从采血管中完全移出后,移开采血管,仪器开始测量,屏幕显示“正在测量,请稍候”;
测量结束后仪器报警,屏幕显示测量结果。
此时,应察看各细胞直方图的鉴别线是否异常;(如果鉴别线异常应采用“曲线手动解析”的方法进行调整(手动解析的方法下文有介绍)),以确保结果值的准确性。如鉴别线未见异常,则可按照上述步骤,开始新的测量。
注1:由于末梢血(耳朵、手指血)容易产生血小板凝固现象,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建议使用静脉血测量。
注2:由于[稀释模式]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建议使用[全血模式]测量。
注3:测量经冷藏后的血液,从冰箱取出后,必须在常温下放置30分钟,达到室温后再进行测量,否则结果值会出现异常。
注4:操作者进行标本测量时,如被血液等污染,有被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带上橡胶手套。
注5:不要用力触摸吸样针,以防止吸样针弯曲变形,造成仪器故障。
补测
对于只存储病员信息未测量的记录测量,需点击补测按钮。
点击补测按钮;
同常规测量方法测量(按1)中的步骤c)—g)操作)。;
重测
对于已经测量过的样本,如需重新测量则点击重测按钮。
点击重测按钮;
同常规测量方法测量(按1)中的步骤c)—g)操作)。
手动解析
针对本仪器,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及鉴别线的位置应分别如图a)、b)、c)所示。
鉴别线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如果鉴别线的位置严重偏离正常位置,则需进行手动解析,使鉴别线尽可能接近正确位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手动解析方法如下:
点击曲线手动解析按钮;
选择需要调整的直方图,如:WBC;
选择需要进行调整的鉴别线(如:第一条线);
点击 (左微调,鉴别线向左移动一个单位)或 (左粗调,鉴别线向左移动五个单位)或 (右微调,鉴别线向右移动一个单位)或 (右粗调,鉴别线向右移动五个单位)按钮,进行鉴别线左移或右移的调整,测量结果会随鉴别线位置的改变而自动调整。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图3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及鉴别线的位置
质控
点击质控按钮,将当前记录结果值存入质控区。
校准
点击校准按钮,将当前记录结果值存入自动校准区,供自动修正校准因子用。
修改记录
选中欲修改的记录后,点击编辑按钮,在文本框中输入欲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