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电信广西公司城区CDMA无线网网络优化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简要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014年12月目 录
1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编制依据 1
1.2.1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和文件 1
1.2.2相关的标准和技术导则 1
1.3评价技术路线和评价工作重点 2
1.3.1评价技术路线 2
1.3.2评价工作重点 2
1.4评价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 2
1.4.1评价范围 2
1.4.2环境保护目标 2
1.5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确定 2
1.6评价标准 3
2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概况 5
2.1自然环境概况 5
2.2社会环境概况 5
2.3环境质量概况 5
2.3.1大气、水、声、固体废物环境 5
2.3.2辐射环境 6
3项目概况 7
3.1工程名称 7
3.2工程建设规模 7
4工程分析 8
4.1电磁波传播方式与CDMA的技术原理 8
4.1.1电磁波传播方式 8
4.1.2 CDMA的技术原理 8
4.2移动通信的基站和天线 9
4.3建设项目污染源分析 10
4.3.1施工期 10
4.3.2运营期 11
5 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 12
5.1典型基站的选取 12
5.2监测布点原则与方法 12
5.3测量仪器 12
5.4典型基站监测结果 13
6.1功率密度核算 14
6.2辐射防护距离计算 14
6.3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14
7 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 15
7.1环境管理 15
7.2污染防治措施 15
8产业政策相符性和规划相符性分析 16
8.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16
8.2规划相符性分析 16
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7
10环境风险评价 18
10.1环境风险识别 18
10.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8
11 结论和建议 19
11.1评价结论 19
11.2建议 19
1总论
1.1项目背景
随着广西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各界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用户数量和业务量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同时用户对通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城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程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详的调查,确定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开展了本工程对本工程的噪声、生态等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102个。根据上述状况,本次评价对基站进行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并进行电磁环境影响性评价。鉴于本项目中涉及的基站数量较大,评价时采取了抽样的方法,在区域重点选择基站周围存在环境敏感点或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基站作为典型基站开展电磁辐射现状监测。根据典型基站的监测结果并结合功率密度理论计算结果,提出基站的轴向控制距离。
1.3.2评价工作重点
本项目的评价重点具体包括:
1) 工程分析;
2) 电磁辐射现状监测和评价;
3) 电磁辐射影响理论计算;
4) 公众参与。
在上述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本工程的环境影响作出结论,论证其环保可行性,并提出基站在今后运行中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监测计划等。
1.4评价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
1.4.1评价范围
根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规定,发射机功率P≤100kW 时,评价范围应为以天线为中心,半径0.5km的区域。在本项目的工作中,鉴于CDMA网基站的天线发射功率均小于100W,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2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东临粤港澳,南向东南亚,北靠华中腹地,西连大西南。全自治区辖14个地级市(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3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基层设748个镇,515个乡,61个民族乡。土地面积 236700km2。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全国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该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 等温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全区约65%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0以上,其中右江河谷、左江河谷、沿海地区在22.0以上。
广西气侯适宜,四季常绿,物种丰富,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全区森林面积9820000hm2,森林覆盖率达到41.33%。发现陆栖脊椎野生动物929种,其中属全国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49种,占全国总数的 44.5%;野生植物8354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国家一级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