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

建筑与文化的初步探究 摘要 当今的中外建筑都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以中国为例,由于建筑技术的滞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已在一定层面上导致了与西方建筑的趋同。从现代的中国建筑到中国传统建筑,后者的魅力在于其所传承的文化以及内涵。现代和传统,建设和保护,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就一直是两难选择。本文主要研究建筑与文化的结合,首先回顾中国传统的建筑,然后比较中外建筑与文化的差异,最后通过追根溯源、比较分析,希望能找出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至于如何妥善解决现在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还需我们共同探讨。比如,传统建筑是建设还是保护?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决。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 中外建筑与文化比较 现状与发展 目录 建筑与文化的初步探究 摘要 i 摘要 ii 关键词: ii 目录 图表目录 iii 图表目录 iii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 研究方法 1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 1 中国传统建筑的规制 1 风水环境与建筑 3 中外建筑文化的比较 5 建筑色彩与装饰的比较 5 中外民居的比较 5 中国建筑的现状与未来 6 保护与建设 6 看待城市 9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作者简介 10 图表目录 图2-1 天坛 2 图2-2故宫 3 图2-3三大殿之太和殿 3 图3-1 明十三陵 5 图4-1 菊儿胡同 8 图4-2 孔子研究院 8 图4-3 北京胡同 9 绪论 研究背景与动机 从小就生活在北京的我,看到了北京近些年快速的发展,果然是日新月异。在旧貌新颜的变换之间,是否有人发现在建设的同时也正在失去,甚至在保护的同时也在毁损。“1998年9月24日,这一天成为了北京粤东新馆的祭日。 100年前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在这里成立保国会的历史,从此化作无法触摸的记忆 请原谅我没有引经据典,甚至有些跑题的诉说自己的研究动机。自从听到韩国的“想要体验正宗的东方文化,请到韩国来”之后,伴着极大的震怒,我也逐渐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这种流失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有形的与无形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其实建筑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虽然梁思成先生早有预言,童隽先生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有人说:"不幸而言中这样的话,说明的是学者的光荣和社会的失败。 “三礼”中有关礼仪的记载中,可以反映出当时建筑形制的情况。《考工记匠人》篇中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成为后市营造都城的金科玉律。儒家把“礼”看作是衣、食、住、行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而汉代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大多以尊儒为正统,因此,“礼”的内容也是建筑营造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如皇宫中的“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制度”、“九五之尊”等都反映了礼的精神。 在传统的中国观念上,除了将整个建筑形制本身看作是“礼制”的内容之外,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由“礼”的要求而来的礼制建筑,如为祭而设的郊丘、宗庙、社稷;为教化而设的明堂、辟雍等。此外,与礼制有关的构筑物诸如阙楼、钟楼、石狮和华表等,购可视作“礼器”。 保存至今最完好、水平最高的礼制建筑当属北京的天坛,天坛是圆丘、祈年殿、皇穹宇三组主要建筑物构成。而与其它建筑所不同的是,祈年殿不但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同时也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圆型的平面和蓝色的琉璃瓦象征天,井口四根柱代表四季,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个时辰,至于“圆丘”部分布论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的石块均为九的倍数。 图2-1 天坛 中国的宫殿体现了该时代的建筑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所以从宫殿来看各个时期中国建筑的演变是不错的选择。历代宫殿建筑总结起来大概可归纳成两种模式,一种旨在中轴线排列到建筑的“周制”,一种是两宫分立的“秦制”和“汉制”。3000年前的周代,宫殿主要是“六宫六寝”制,《周礼天宫》就有记载。唐代宫殿设计大胆灵活,并不拘于“王者必居于中土”的古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代文化勇往直前、兼收并蓄的味道。宋代皇宫则采用“前三朝,后三朝”的形式,这一制式也被明清宫殿所采用。明清北京宫殿总结了以往各个朝代建都的经验,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宫殿布局与坛庙、市肆继承时间的道路、城门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相互呼应。 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依照说,紫(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是真龙天子;而他们所居住的皇宫,被比喻为天上的紫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紫禁城。?整个营造工程由侯爵陈圭督造,具体负责是规划师吴中。紫禁城位于都城正中,中轴线穿过皇城正中,也就是穿过紫禁城中三大殿、三大宫。紫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