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环境犯罪危险犯立法必要性分析
我国环境犯罪危险犯立法必要性分析[摘要]环境犯罪具有持续性、潜在性、难以量化性、原因复杂性、不可逆转性以及环境刑法以预防为主的目的都要求我国环境犯罪危险犯立法。在立法的同时,应坚持刑法的谦抑原则,避免对环境犯罪处罚扩大化
[关键词]环境犯罪;危险犯;必要性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在当今法治社会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不仅需要国家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政策,还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刑法领域,针对环境犯罪的特点来发挥刑法的预防和保障功能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学界对环境危险犯立法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声音:肯定说认为环境犯罪造成的危害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严重威胁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所以不必等到危害结果的出现,提早刑法的介入时间,发挥刑法的预防功能,惩罚环境危险行为。否定说认为,污染环境犯罪在客观上必须有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给人民生命健康和公私则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环境犯罪是指自然人或单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故意或过失的破坏生态环境,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在我国绝大多数环境刑事立法中,构成犯罪的均是实害犯,要求造成重大损失、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但是,环境犯罪具有持续性、潜在性、积累性、原因复杂性、不可逆转性,这表示一旦危害结果出现,则会给环境、社会、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往往是难以恢复的,即使能够消除危害影响,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笔者认为,环境危险犯的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危害环境行为的特性决定有必要设定环境危险犯
基于环境的特殊性,危害环境的行为也具特殊的性质。首先,危害环境的行为具有潜伏性,危害环境的后果一般会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危害环境的实施以后,立即对人和环境产生实害后果的的很少,往往是造成对环境和人类的一种危险状态,经过多年后危害结果才出现,且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当前我国刑法只惩罚实害犯,这不仅会纵容环境犯罪,更重要的是不会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其次,环境危害行为具有复杂性,环境的污染或破坏行为实施以后,各种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会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会产生产生相应的变化,继而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以及生态环境本身造成难已修复的损害,因此,对环境危险犯进行立法,将严重的危险状态消灭在后果发生前,才能彻底的预防复杂危害结果所带来的不可估计的损害。第三,环境危害行为具有间接性,大多环境危害行为首先作用于环境,继而通过环境作用于人、动物和植物等,对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最后,环境危害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环境危险犯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的社会危害性毋容置疑,而对于主观方面是过失的环境犯罪,应当考虑:环境犯罪大多属行政犯,行为人违反行政法规处出于故意,且在明知环境生态一旦被破坏就会产生难以修复的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仍实施危害行为,所以,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主观恶性较大。所以,为保障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财产安全免遭严重危害,确立环境犯罪之危险犯,可以充分发挥刑法惩治环境犯罪的事先防范作用
二、遵循环境法的预防为主原则和发挥刑法的一般预防功能的必然要求
鉴于环境损害结果复杂性、广泛性以及不可逆转性等特点,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严重环境危害结果的发生,现代环境法奉行预防为主的原则,与此相适应,在刑法领域,就需要发挥刑法的一般预防和保障功能。只有等到危害结果发生时才能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使得刑罚仅仅成为事后处罚的工具,因而丧失了刑罚的预防功能,也使得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心存侥幸,制约了刑罚的作用,从而难以达到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因此,对于环境犯罪,更应注重预防为主,不仅要惩罚结果实害犯,对危害环境的严重危险状态也需要用刑法手段进行规制,这一方面可以惩治已经实施的具有严重潜在危险的环境危害行为,另一方面也使广大的社会主体认识到危害环境行为的严重性,不敢轻易试法,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另外,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环境危害行为所致的危害结果很难准确及时地查明,所以,如果继续对危害环境行为所致的危险状态放任不管,不仅会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还会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害后果,规定环境危险犯,刑法在危害行为导致足以造成严重的危险状态时就介入,不仅是在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也保障了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环境刑法吸收危险犯立法是顺应世界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环境危机此起彼伏,生态状况不断恶化。只在环境刑事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当地经济发展对地方高校会计课程改革要求.doc
- 影响骨折不愈合因素分析.doc
- 影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原因及相应对策.doc
- 影响基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问题初探.doc
- 影子银行系统财务报告基本结构探析.doc
- 影视动画图像暴力及青少年暴力之浅析.doc
- 影视欣赏及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doc
- 彼得.巴菲特我继承了另一种财富.doc
- 影视艺术时空漫谈之《大河之恋》.doc
- 征兵体检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调查及变化趋势分析.doc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