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演义课件6概要1
5.独居匠心的叙事结构 全书叙事分两条线索,一条为主线,讲述群雄争霸,谋士用计等纷争之事,另一条则为情感线索,从桃园三结义至刘备托孤,细致地刻画出刘关张三人的兄弟之情与诸葛亮和刘备的君臣之谊,彰显刘备宽厚,重情尚义的性格。 谈其演变 ——“拥刘反曹”的思想是如 何形成的? 陈寿在《三国志》中以魏为正统,尊曹氏父子为帝,视蜀,吴为地方势力,这样做是出于政治考虑,陈寿是晋臣,晋本承魏而来,若魏非正统,晋的存在便有违礼法,他似乎有不得已的缘由。 东晋史学家凿齿的《汉晋春秋》以蜀汉为尊,认为晋乃袭蜀汉而来。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又恢复了魏的正统地位。 南宋朱熹站在儒家理学的角度大力为蜀汉正名,言“魏篡主,吴割据,昭烈亲中山靖王之裔,舍此安归?” 清初毛宗岗父子始终坚持“拥刘反曹”的观点,更借为《三国演义》作注加以强化,由此以后,学术界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一直保持着这一看法,少有异议,直至清朝衰亡 学者们的观点?(受儒学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拥刘反曹”) 然而南北朝至宋元,民间则一致持“拥刘反曹”态度。其形成原因有二: (1):是从曹丕篡汉后,曹魏统治四十五年,始终战争不断:西晋凡51年,而八王之乱达16年,东晋103年,中原十六国纷争,南北朝对峙169年,直到隋中国才统一。北宋至元末,历时约300年,汉族又受契丹、女真、西夏、蒙古少数民族的战乱,人心思汉,远非一日,故把蜀汉作为“汉家”政权的象征,曹比北方金蒙统治。(广大下层民众希望安定的生活及渴望民族尊严,自信心的到维护) (2):是刘备以“仁义”治国,与曹操的“奸诈”形成对立。人民群众总希望当政者为“明君贤相”。因此,在刘备,诸葛亮身上寄托了他们的政治理想 究其根源 ——探索“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产生的原因 1:中国人的审美倾向更认同刘备而否定曹操。 A、曹操用人“以权术相驭”,而刘备用人“以性情相契”(赵翼语)。曹性多猜忌,刘则以诚信为本;曹氏弟兄同母相煎,刘关张异姓似骨肉。 B、中国文化向来重视伦理关系,刘备集团恰好符合“忠义”的最高准则。 C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中国人一直在理想与迷茫中重塑历史,在悲怆和迷惘中追寻传统。 2:正统思想的体现 何为正统思想?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是与忠君思想有密切联系的以皇帝为中心的历史观“。封建的正统思想是建立在天命论基础上的君权神授的思想,是皇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产物。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一家一姓统治地位的思想武器。皇帝是真龙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还得说:“皇恩浩荡”,“谢主隆恩”等。反对皇帝便是“大不敬”、大逆不道,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这是一种陈腐的、反动的思想,应该批判与否定 “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中含有作者的正统观念因素,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决定的:刘备是汉的后裔,属于正统,而曹操俗称奸雄,黄巾起义才发迹。传统认为曹操不入流。它产生的条件是外困重于内扰或内外交困这种特定现实土壤中产生的正统观念含有民族主义、爱国激情的内核,是在外来势力重压下,爱国主义的替代语,代名词。 3:德治仁政理想与反暴政思想的融合。 德政仁君是儒家的一种治国理念,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地位,愚弄人民群众的一种手段。但是近千年三国故事流传过程中,广大劳苦人民不断受到暴政的迫害,身受其苦,痛入骨髓。反对暴君孽政的思想情感十分强烈。迫切渴望一个仁君德政的政治局面。《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长厚、仁义、宽政爱民,又是“汉室之胄”,政统与明君合为一体。曹操是乱臣贼子,奸诈、残忍、暴虐,是万恶之首的暴君典型。“拥刘反曹”的思想内涵之一,便是儒家的仁君理想与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反暴政、反黑暗,崇尚光明的思想情感相结合的反映。 4:民族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表露。 三国故事产生在公元三世纪,但其长期的流传过程是四世纪至十四世纪。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唐末、五代、宋元时期,民族矛盾或者说汉以外的民族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之间,民族冲突十分尖锐。同时中原政权政治黑暗,当权执政者专横恣肆,往往把战争负担转嫁到劳苦百姓身上,平民百姓的处境是内忧外患交相促进,持续加深加重。祖辈生活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受儒家文化影响很重,民族观念极强,民族自尊心特重。民族矛盾越尖锐,民族歧视越严重,表现出来的反抗性越强烈。他们往往认为,现实的苦难是外族侵略者带来的,排外思想和正统观念相融合,借“拥刘反曹”作载体,把民族观念,民族情绪表露出来。 “拥刘反曹”思想是民族思想、民族观念、民族情结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的表露,也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积聚与萌发. 名著的价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