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学概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衡学概论》草稿 第一编 平衡是一门学问 平衡引 开辟鸿蒙,缘于平衡不平衡, 万事万物,矛盾转化不消停。 圈层结构,结构圈层, 此消彼长,西降东升。 密中有秘,恒中有衡,大而化之,精益求精。 天尽头,谁人在掌控? 云来时,何处起凉风? 何苦来,星星忽坠落? 守规矩,天道还自衡。 人类依靠物质财富脚踏实地, 人类因为精神信仰顶起苍穹。 为善的,善有善报,水到自然渠能成, 为恶的,恶有恶报,因果自有天注定。 躲也躲不开,不是冤家不聚首, 割也割不断,机缘巧合本一统。 开口常笑,笑来笑去不觉老,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还自容。 成败得失,斤斤计较催人老, 荣辱兴衰,花开花落规律定。 生老病死,顺其自然勿贪求, 加减乘除,命运掌握在手中。 《平衡学概论》共12万字,作者颜论 寻求出版商,联系电话第一章 概述 一、平衡及平衡学的定义、性质 1什么是平衡?有本义也有引申义。 (1)名词:不倾斜,不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如:跷跷板平衡、引力平衡。关系平衡、经济平衡、家庭平衡、军事平衡等。 (2) 动词:使......平衡。如:平衡收入和支出、平衡各方利益等。 在《易经》里平衡就是阴阳和合,平衡到极致就是无极、太极、玄元;在老子那里平衡就是道;在孔子那里平衡就是中庸,中和为美了;在农民起义口号里就是“均贫富”、“均田免粮”;在王充那里就是衡;在马克思主义里平衡就是唯物辩证法,符合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博弈论里就是博弈、纳什均衡;而现在可以更灵活的理解为平衡就是平等、均衡、和谐、安定、合作共赢,或者理解为使......平等(均衡、和谐、安定、合作共赢)。平衡理论包括平衡和不平衡状态,不平衡可分为亚平衡和失衡状态。 从哲学上来讲,没有绝对平衡就像没有十全十美,我们一般认为的所谓平衡都是相对平衡,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差距,是主观意义上的平衡。人或者事物是否平衡就是人或者事物相比较,其存在的状态,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否在同一水平上、同一重量上、同一程度上、同一位置上、同一等级上、同一状态上;是否在预期里、平衡区间里、某种限度里、红线里、法律法规里;是否合乎某种比例、某种尺度...... 数、理、化等学科的公式、方程式意义上的平衡是特例,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又用数字符号表示,如等式1+1=2,是等值平衡、等量平衡;或用文字表述,如:不等于、大于、小于表示不平衡。平均主义、折中主义、调和主义被人批判了多少年,也应该承认是平衡特例,因为几千年来都有存在市场,事实证明有其合情合理性。 2.平衡学定义:平衡学是研究平衡理论的学问,是关于人或者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状态的学问,是揭示人或者事物存在的状态是否平衡及其发展变化趋向规律的科学,是可以被认知和利用的哲学理论。 平衡学是辩证的科学。平衡问题的本质是一元内部对立统一或二元、多元关系对立统一,或以一方面、一元为中心,另一方面、一元或几元为参照的关系状态,平衡学就是研究这种状态的科学,如人或事物少和多、小和大、快和慢、个人和群体、过去和现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等等。 3.相对平衡有什么性质? ⑴相对稳定性。人或者事物由于相对平衡而和平相处,而稳定发展。没有绝对静止也没有绝对平衡的状态。 ⑵统一性,规律性,。平衡的各方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相对统一(同一)的,不可割裂,失去对方就谈不上是否平衡,即使是基本粒子本身也是原子核与电子的统一体。是否平衡有一定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能够被人类探索和运用,经得起研究和考验。这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和认识规律。 ⑶循环性、重复性。平衡、不平衡是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循环往复的,此消彼长或者此长彼消,量变到质变到新量变;甲主导到乙主导,再到新甲主导再到新乙主导。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过程,或者解释为平衡——亚平衡量变——失衡质变——新平衡的循环过程。这符合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⑷平衡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发展性。平衡与时俱进,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和具体情况而变化,今天是1=1,明天1+1=1+1,后天是1+1=3-1。平衡问题可以协调,使不平衡走向平衡,也可以武力解决,掠夺战争即是。又比如身份平衡、价值平衡,在不同的人生路上,不同的社会形态,会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平衡尺度等为衡量标准。 发展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第一个观点。平衡现象不是静止不变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由量变到质变,再由新量变到新质变,人们对平衡学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进步的。因为没有绝对平衡,相对平衡由于各种因素各种量的积累而时刻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当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从而打破平衡,使事物发展到新的平衡不平衡状态 ⑸平衡的联系性、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