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主要朝建筑用陶和冥用陶两个方向发展。
一、发展特点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陶瓷制品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陶器仍以灰陶为主,多为轮制。
2、陶器以平底器和袋状三足器为最多见;日用陶器的品种明显减少。纹饰趋于简单,基本为素面或绳纹。
3、战国中期,由于丧葬制度发生变化,陶礼器逐渐代替铜礼器随葬,因而仿铜礼器的陶制明器开始成批生产,陶器的纹饰更讲究。并且开始出现代替人殉的陶俑以及各种随葬的动物陶模和动物陶塑。
二、印纹硬陶
夏商时期之器物胎质较粗,主要纹饰有云雷纹、叶脉纹、方格纹、曲折纹和回纹等;西周时期之器物胎料较为精细,制作工整,纹饰突破了单一性的状态,出现了二种或三种纹饰复合于一件器物之上的特征,除上述纹饰外还菱形纹、波浪纹、夔纹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胎质精细,制作精良,器物露胎处光滑平整,呈紫褐、红褐和灰褐色,其纹饰除沿用西周器物之纹饰外,还出现了席纹、大方格纹和布纹等新的纹饰。
三、加彩陶器的盛行
加彩陶又称“彩绘陶”,是在已烧成的陶器上再加以彩绘,容易脱彩。春秋战国时期,加彩陶器一般为灰陶器,用于随葬,主要为礼器。
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会流行加彩陶呢?
战国以后,加彩陶器依然流行,秦汉时期有一定的发展,至宋代以后,趋于消亡。
四、建筑用陶的成就
春秋时期的建筑用陶沿袭西周,仍以板瓦和筒瓦为主,但形制较西周有了较大改进,出现了瓦榫头;还出现了砖。春秋时的瓦比西周的略小且薄。
(我国目前书籍的最早的建筑用陶器,是商代的早期的陶水管。西周早期又出现了陶瓦,春秋时期出现了砖。 )
战国时期,建筑陶器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制瓦业发达,建筑中所用的各类砖瓦,已大体齐备。
五、原始瓷的发展
春秋时期的原始瓷主要产地仍在江南地区,生产数量增多,质量提高。
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始瓷就很少发现,至战国时期就几乎绝迹了。
战国时期,江南地区的原始瓷的生产更趋繁盛,江苏、浙江、江西一带尤为发达。这一时期的原始瓷器胎质细腻,并施有光洁的青釉,出现了大量日用饮食器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