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疾病名】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名】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

【疾病名】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 【英文名】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 【缩写】ANUG 【别名】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梭菌螺旋体性龈炎;战壕口;Vincent龈 炎;奋森龈炎;Vincent gingivitis;trench mouth 【ICD 号】K05.0 【概述】 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有很多命名,如Vincent于1898年首次报告本病故称 Vincent(奋森)龈炎。他并报告本病为梭形杆菌和螺旋体混合感染所致,故又名 “梭菌螺旋体性龈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前线战士中流行本病,故又名战 壕口 (trench mouth)。 【流行病学】 本病好发于 18~30岁的年轻人,男性多见,儿童较少见,但在较贫困地区 和国家可发生于营养不良或患传染病 (如麻疹、疟疾)的儿童。 【病因】 1.在原有的慢性龈炎或牙周炎的基础上,由于某些因素使原已存在于病变 处的厌氧菌梭形杆菌和螺旋体数量增多并入侵牙龈组织,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牙 龈的坏死和炎症,这是一种机会性感染。最近有报告患处中间型普氏菌 (Prevotel intermedia)数目增多,患者血清中对该菌的抗体水平高出正常 8~ 10倍。 2.心身因素与本病有密切关系,本病常发生于考试期的学生及工作繁忙、 休息不足或有精神刺激者,可能通过皮质激素过多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改变了牙龈的血液循环、结缔组织代谢以及唾液流量等,使局部抵抗力降低。 3.一些营养不良或患消耗性疾病,如肿瘤、血液病、射线病、严重的消化 道疾病等患者易发生本病。艾滋病患者也常有类似本病的严重病损甚至发展为 坏死性牙周炎。 4.大部分 ANUG患者均大量吸烟,可能使牙龈小血管收缩,有人报告吸烟者 的白细胞吞噬功能低于非吸烟者,这都会加重牙龈病变。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1.本病好发于 18~30岁的年轻人,男性多见,儿童较少见,但在较贫困地 区和国家可发生于营养不良或患传染病(如麻疹、疟疾)的儿童。 2.起病急,病程较短 (数天至 2 周)。 3.本病特 为牙间乳头和边缘龈的坏死,好发于下前牙的唇侧牙龈。起始 时龈乳头充血水肿,于个别牙间乳头的顶端发生坏死性溃疡,使牙间乳头中央 凹下如火山 口状,上覆灰白色污秽的坏死物 。轻症者牙间乳头红肿,外形尚完 善,若不仔细检查很易与龈缘炎混淆 。病变迅速扩展至乳头及边缘龈,使龈缘 如虫蚀状,表面覆坏死假膜,易于擦去 。病变一般不波及附着龈。在坏死区和 正常牙龈之间常有一窄的 “红边”为界。 4.患处牙龈极易出血,可有自发出血,患者常述晨起时枕头有血迹,口中 有血腥味 。 5.疼痛明显,或有牙龈撑开感和胀痛,唾液多且黏稠 。有典型的腐败性口 臭 。 6.轻症患者一般无明显 的全身症状,重症者可有低热、疲乏和颌下淋巴结 肿大等。 7.急性期如未能及时治疗,坏死可扩延至组织形成坏死性龈口炎。在全身 抵抗力极度低下者还可合并感染产生荚膜杆菌,使面颊部组织迅速坏死穿孔, 称为走马牙疳 (noma),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现走马牙疳在我 国几乎 已绝迹 。 8.如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可成为慢性坏死性龈炎,牙间乳头破坏严重, 甚至消失。在连续数牙间乳头被破坏及坏死,龈缘呈反波浪形,即正常时龈缘 呈波浪起伏的外形,乳频处高于唇舌侧中央处,而在患本病时乳头消失而低于 唇舌面中央的位置 ,故呈反波浪形。牙间乳间处牙龈颊舌侧分离,可从牙面翻 开,下方的牙面有牙石和软垢,牙龈一般无坏死物 。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牙槽 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称为坏死溃疡性牙周炎(necrotizing ulcerative periodontitis)。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本病的组织相为牙龈上皮及结缔组织浅层的非特异性急性坏死性炎症。病 变由表及里可分为如下几层: 1.坏死区上皮坏死,代之 以由纤维素、坏死的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各种细 菌等构成的假膜 。在坏死区与生活组织之间可见大量的螺旋体和梭形菌。 2.坏死区下方的结缔组织中血管大量增生扩张充血,并有大量多形核白细 胞浸润,此区相当于临床所见坏死区下方的红色窄边。 3.距坏死区更远处的结缔组织内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浆细胞和单 核细胞,并可有螺旋体侵入结缔组织深达 0.25mm处,主要为大型和中型螺 体。 【其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