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州事非我本心一一王守仁的广西之役
回州事非我本心一一王守仁的廣西之役*
鄧國亮**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
摘要
王守仁(1472-1528) 於嘉靖六年 (1527) 出任兩廣總督,負責收拾田州土官、土
自叛亂的殘局。他上任後立刻招撫叛亂的土目盧蘇、王受,隨即又以二人新蜂的部隊攻
打八藥、斷藤峽兩處賊巢。短短半年間,守仁先後採取「剿」與「撫」兩種迴異的手段
處理廣西不同地麗的動亂。本文從前任兩廣總督姚鎮(1是65-1538) 所面對的困境展開追
索,指出當時廣西的局勢是朝廷政爭、官員矛盾等因素交錯互動的結果。桂專(1531 年
卒卜張璁(1甚75-1539) 、方獻夫 (1544 年卒)等大禮議中冒起的官員,希望藉廣西土臣
叛亂一事打擊政敵費宏(1468-1535) 。故此桂專否定費宏的邊攝政策,同時提出與之相
反的建議,並推薦王守仁出任兩廣總督,將之付諸實行。所以守仁對不同地區叛亂的處
理手段,只是對外在情勢局限的妥協與自應,並非值人自主自決的選擇。同時,守仁的
廣西之役亦反映了儒將所面對的兩難局面:一方面是經國濟昆、建功立業的普世宏願,
另一方面卻是需虞我詐、無所不用其極的生死殺戮:加之以政途險惡,動輒得咎,往往
只能於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找尋立錐之處。
關鍵詞:王守仁,姚鎖,廣西,搖亂,儒將
*本文乃香港特別行政軍研究資助局CUHK是42607 項計劃部份成果。初稿得業師朱鴻林教授及David
Robinson 教授指正,劉勇、徐兆安、解楊諸位學兄批評,以及兩位置名評審提出寶貴意見,並己據之有
所修訂,敬申謝忱。
**本文作者電子郵件信箱: tklatwork @gmaiLcom 0
:青莘學教 新四十卷第二期(民團九十九年六月)第265~293頁
266 清華學報
一、閉目
中國傳統士大夫的終極政治願景莫過於「得君行道」 獲得權力,從而實
踐政治理想。士大夫同時兼具政治家與思想家的身份,既參與政治實際運作(立
功) ,亦修撰書籍表述個人的經世見解與學術理念(立言) ,後世的歷史研究者難
以將之斷然割裂。研究中國政治史,通常把士大夫的思想與政治行為掛鉤 研
究某人的政治行為時,多求諸其人的言論、著作,探求導致該行為的思想理據;
研究某人的政治思想時,則聯繫其人的功業,搜索是否有相關行為可作為其理念
的具體表現。這種取徑雖能令歷史場景的還原更為全面,卻容易落入另一種誤區
一一研究者預設行為必然是行為者思想的體現,而忽略外在情勢對行為者的局
限。
王守仁(號陽明, 1472-1528) 乃明代學術與事功均至巔峰的人物O 他先後平
定南讀賊寇及農濛之亂,獲封「新建伯J 是明代少數因軍功而封伯的文官。同時,
守仁亦是宋儒朱熹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儒者。明廷只把四位本朝的儒者從祠於孔
廟,守仁即其一,代表了時人對其「真儒j 地位的肯定。(註1) I知行合一J 乃守
仁最為人所熟知的學術宗旨之一。本文無意由此轉入相關哲學原理分析。單從字
面解讀, I知行合一」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守仁倡導將理念付諸實踐的為學宗旨,亦
可引申成「政治行為即學術思想的具體實踐和展現」的假設。綜觀守仁一生,確
實建立了巨大而輝煌的學術與功業。即使如此,筆者仍認為他的每項政治決策能
否與其學術理念完全掛鉤,尚可深入的研究。本文抽取守仁去世前於廣西的連串
軍事行動,展示如此曠世大儒,擁有掌控四省的權力,仍未能完全按照個人的政
1. 關於王守仁生卒,參閱錢德洪等, 陽明先生年譜 收入王守仁撰、吳光等校, {王陽明全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點校本) ,卷 33-36 ;張廷玉等, {明史) (北京:中華書局 1974 點校本) ,卷
195 王守仁傳 頁 5159-5169 ; L. Car吋19ton Goodrich and Chaoying Fang ed缸, Dictio仰ry 0/
Ming Biograp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