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2013-9-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 TYSBD2012-2013 * 11.2 配电站的类型与功能 1.城网中配电站类型 中间开闭所,终端开闭所; 工业用户配电室,小区配电室; 箱式变;台式变;电缆分支箱; 2.农网中配电站类型 过线变台,终端变台; 配电盘设在室内,设在变台下; 季节性变台表箱设在变台下; 3.各类配电站功能,运行特点 (1)城网中间开闭所 是110kV及以上变电站10kV 母线的延伸,增加了出间隔, 实现与终端开闭所的连接, 直供高可靠性用户用电; (2)终端开闭所 满足容量 较小高可靠性用户的需求; (3)小区配电室供多个箱变. (4)箱变:架空线入地使用. 2013 TYSBD2012-2013 * 11.3 城网开闭所的接线与运行 1.主接线:普遍为单母分段;不同变电站来电源; 特殊为单母三分段,如富士康开闭所,三进线; 2.设备特点:早期为少油开关,已改造为真空开关; 近期建设开闭所均采用小车开关; 城区开闭所设配变,就近供低压用户; 3.运行特点: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操作队操作; 4.发展趋势:高层建筑由箱变供电,小区开闭所增多; 环网开关使用增多,市区开闭新增较少,建筑群中心设地下开闭所,满足各高层高可靠性用电需求。 2013 TYSBD2012-2013 * 11.4 用户配电室的接线与设备 1.负荷分级与供电要求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一级负荷:两个电源,一 个故障另一个不受影响。特 别重要负荷应再设应急电源。 ①允许断电时间为ms级,用UPS; ②允许断电时间为45S,用快启FDJ; ③备投时间满足要求,可用备投装 置投入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线路. 2)二级负荷:宜二回线供电. 2.特别重要负荷的主接线 一用、一备,再设自备发电机组。 ~ × × × × × × × × × × × × × × FDJ 2013 TYSBD2012-2013 * 11.5 配电网的设备与功能 1.一次设备 (1)开关电器:跌落式保险 (隔离、开断双功能);刀闸; 断路器(多油,真空,SF 6,弹簧); (2)配电变压器(充油,干式) (3)电容补偿箱,电缆T接箱; (4)0.4~10(6)kV避雷器; (5)组合式电器:小车柜; 箱变; 环网柜; 2.二次设备 (1)互感器(电压、电流); (2)电能表(单相、三相); (3)集抄器与计量终端; (4)配变测试仪(变台装); (5)负荷控制终端(高压户); (6)继电保护与监控设施; 3.配网设备功能 可靠供电,隔离故障; 收集信息,正确计量; 2013 TYSBD2012-2013 * 11.6 配电网工程特点与施工要求 1.配网工程的类型和特点 (1)变电工程类型 主接线由单母改单母分段; 单主变扩为双主变; 扩进线或出线间隔; 原保护改造为综合自动化; (2)线路工程的类型 架空线入地改为电缆(手拉手); 架空线更换大截面绝缘导线; 新支干线带开关接入干线; (3)用户配电室工程内容 双电源(一线一缆),双干变; 高压室低压室分设,交流操作; 高压中置或小车柜; 低压抽屉式,自动空气开关; 2.配网工程要求和应对 要求:工期短;停电次数少 且时间短; 中检与终验难安排; 施工应对:临停后电缆倒接; 一二次配合;统筹安排; 2013 TYSBD2012-2013 * 第十二章智能电网概述 1.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电网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 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安 全,自愈,经济,优质,互动,清洁6特点。 2.智能电网范畴 (1)智能发电 采用先进高效的 多元化发电技术,实现机组重要运 行参数在线监测,确保可再生能源 有序接入,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输电 增加输电线路的容量可 控和可调节性,提高电网安全经济性。 (3)变电 采取一、二次设备结合 的技术,改变变电站建设运行模式。 (4)配电 随分布式电源和分散 式储能技术发展及“微网”运行模式 的引入,智能配电网需要提升应急 系统、故障抢修和输电、分布电源 、用户需求侧三方协同调度的能力。 (5)用户 分散式自动温控和负 荷控制技术是用户侧智能化标志。 (6)调度 在分布式一体化平台支 撑,提升大电网调度、资源优化、 科学决策管理、灵活高效调控能力. 2013 TYSBD2012-2013 * 课程小结与自学建议 1.课程要点回顾 (1)不同于高中物理课程的直流 电路计算各种方法; (2)基于高中正弦(余弦)函数 和复数理论的单相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