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城市的环境污染5.ppt
第四章 城市的环境污染 按接受污染的介质和污染物质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第一节????城市大气污染 一、污染源类型 1.点源与面源 点源:指集中在一点或小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如多数工业污染源。 面源:指在一定面积范围内向空气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如居民普遍使用的取暖锅炉、炊事炉灶等,分布范围广,数量大,一般较难控制。 2.自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指来自火山爆发、尘暴等(次要来源) 人为污染源:来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主要来源) 3.固定源与流动源 固定源:指污染物从固定地点排出,如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水泥厂等。 流动源:主要指汽车、火车、轮船等各种交通工具。 二、污染物种类 (一 )颗粒状污染物 1.种类: 降尘:颗粒较大,在10um以上,易于沉降。 飘尘:颗粒小,在10um以下,可长时间在空气中漂浮。 总悬浮颗粒(TSP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所有颗粒物。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2.来源: 自然来源:尘土风暴,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 人为来源: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3.危害性 小于5um的飘尘可直接到达肺细胞而沉淀,并可能进入血液送往全身,在身体各部位累积 ,引起疾病。 (二 )气态污染物 1.二氧化硫 大气污染物中影响最大分布最广的污染物,常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 主要来源:燃烧含硫的煤和石油,以及冶炼各种含硫矿石时产生的废气。 危害性 硫的氧化物能与水汽生成酸雾和酸雨,对人体、生物有较大的危害,会强烈腐蚀建筑物表面和城市内的艺术品。 酸雨(酸沉降):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使雨水的pH值低于5.6,形成酸雨。 2.一氧化碳 产生于不完全燃烧,大部分为汽车所排放,在大气中较稳定,对人体危害较大,可引起人贫血,严重可使人窒息。 3.碳氢化合物 主要是挥发性烃及其产物。来源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和蒸发过程。其中多环烃化合物如3,4-苯并芘具明显致癌作用。 4.氮氧化合物 常出现在氮肥厂、硫酸厂、硝酸厂、火药厂以及其他利用硝酸处理的各种工序,汽车尾气中也较多。 可致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增加,中枢神经受损。 5.铅化合物 汽油内经常加进四乙基铅作为抗暴剂,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排气放出铅的化合物,长期接触会造成慢性中毒。 6.氟及氟化氢 主要在磷肥厂、电解铝厂、有机化工厂、特别是氟塑料厂以及陶瓷、搪瓷、砖瓦、玻璃厂以及燃烧和冶炼氟含量高的煤和铁等。 无色有臭味的剧毒气体,毒性比so2大20倍。可引起鼻炎,支气管炎、肺炎以及骨质不正常。 7. 氯 黄绿色有异臭味的气体,主要来源化工厂、电化厂、制药厂、农药厂、冶炼厂、玻璃厂、塑料厂等。 能刺激眼粘膜,引起呼吸道损伤,高浓度急性中毒可致呼吸中枢麻痹。 三、空气污染类型 1.煤炭型(伦敦型): 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为SO2和粉尘,主要来自燃煤过程中的废气。冬季最严重,因燃煤取暖,排放的烟尘大,加上冬季容易出现逆温,烟尘不易扩散。 (我国污染源基本属此类) 2.石油型(洛杉矶型): 主要空气污染物为光化学烟雾,主要由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燃烧及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夏秋季节容易发生。 光化学烟雾:由汽车和工厂烟囱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经太阳光紫外线照射而生成一种毒性很大的不同于一般煤尘废气的浅蓝色烟雾。 四、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与危害 (一)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 据统计,目前世界每年排入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达6.14亿吨。 主要来源是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据估计,亚洲地区每年直接或间接死于空气污染的人大约有50万左右。 2、危害动植物的生长。 3、降低能见度 ,据英国《卫报》消息,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的水平在最近一些年已经下降了20%。 4、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增加形成酸雨。 5.还产生温室效应,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臭氧层损耗的危害 2000年9月的空前臭氧洞 臭氧层损耗问题 五、影响大气污染的环境因素 1.气象因子 (1)风与湍流 风对大气污染物的作用:一输送作用,二稀释作用。 风速大小和污染物扩散稀释作用密切相关。 湍流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有很大影响,使流场的各个部分充分混合。 (2)大气稳定度:越稳定越不利于扩散。 2.下垫面 (1)地形 例如山谷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常在谷地和坡地之间回旋,不易扩散。 (2)水陆界面 海陆风的昼夜循环,夜间被陆风吹向海洋的污染物,在白天部分污染物可能又随海风带回陆地,造成重复污染。 (3)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占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紫日ZVF11变频器说明书.pdf
- 红旗泰(赫茨HZ)RF100系列通用经济型变频器说明书.pdf
- 纸张防伪技术.pdf
- 组合式木材粉碎机和大型塑料粉碎机价格.docx
- 组态王200个使用问题解答经典回顾.pdf
- 经典型LED灯杯产品介绍.pdf
- 编码器快速使用说明.pdf
- 编码器的使用和电池的连接.pdf
- 编解码器设置说明.doc
- 网络自动播出系统技术说明.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