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通论》第二、三讲:中西个人主义之比较.doc

《西方文明通论》第二、三讲:中西个人主义之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个人主义之比较 一、两种个人主义:西方与儒家 二、西方个人主义的几个命题 三、中西个人主义是否可相互借鉴? 一、两种个人主义:西方与儒家 (一)自主性:西方与儒家对“个人”的不同理解之一 西方: 1.柏拉图: (1)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肉体是可朽的,灵魂是不朽的;感觉世界是暂存的,智性世界是永恒的 (2)超验主义。 (3)灵魂的三元结构 灵魂组成部分  德性   社会结构 理智(主宰) —智慧   —统治者  激情(辅助) —勇敢   —武士欲望(被驾驭)—节制   —生产者—正义 自制:做自己的主人(self-master) 2.斯多葛派:自主性:autonomy 自主性:意味着:与受他人支配无关,而完全在于一个人的意志对自己的冲动和激情进行有力的控制。 3.圣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是上帝创造的 4.灵魂三元结构变化:理性、意志、激情 理性—唯理主义—笛卡尔(理性法庭) 意志—唯意志论—尼采 (权力意志) 激情—唯物主义—马克思(历史、辩证) 5.康德的自主性:服从自己的法则;人为自己立法; 自主性是一种道德约束 自主性体现了人的尊严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重要差别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可选择的,人是可以进行理性选择的。 中国: 1.儒家不对人作肉体与灵魂的二元划分,而把人的肉体与精神看作一个统一体。 2..儒家讲的“身”不仅仅具有肉体意味,而且具有精神的意义。比如“修身”,就不仅是锻炼身体而已,它也包涵精神的修炼。 3.其思想主旨是此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 孟子:“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4.儒家对道德自主性的理解: 《论语·公治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陆九渊集》:“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大学·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i),则不得其正;有所恐俱,则不得  其正;有所好恶,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诗大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结论:也强调道德自主性 总结: 西方的自主性是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战争; 儒家的“心”排除了“理性”与“非理性” 的划分 (2)西方的自主性体现的是逻辑秩序,是一种化约论儒家的心体现的是审美秩序,具有包涵性 (3)西方的自主性:排除情感和审美,降低其它要素对理性的重要性儒家的心是情感的,但并不排斥理性 4)西方的道德自主性易导致禁欲主义或享乐主义;儒家的道德自主性强调顺其自然,易于达致个体的身心和谐与自我完善。 (二)欲望:西方与儒家对“个人”的不同理解之二 1.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对“自我”的理解突出了灵魂三元结构中的欲望功能。霍布斯: 自由主义奠基者;主权在君;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自然状态下孤立的个人—订立   契约—结成国家或社会  霍布斯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占有性个人主义。麦克弗森:“个人(被理解为)本质上是他本人的人身或各种禀赋的所有者(这种禀赋绝对没有得益于社会)。 个人既不是一个道德整体,也不是一个更大的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而是他本人的所有者。 个人是自由的,这仅仅因为他是他的人身及禀赋的所有者。 (1)方法论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指从个人利  益的前提出发,把个人理解为非社会的、彼此孤立的、独立的、原子式的个体。 (2)自由主义优先于民主。 (3)自由主义民主这种现代综合是不稳定的。 (4)把人理解为充满欲望的自私生物。 (5)与“占有性个人主义”相对应的是“占有性市场社会” (6)正义的实现也基本与他人无关。自律、自主性的实现也完全取决于自我导向和自我控制,更与他人无涉。 (7)正义的实现也基本与他人无关。自律、 自主性的实现也完全取决于自我导向和自我控制,更与他人无涉。 2.对这种看法的反思: 霍布斯个人主义的进步意义: 虽赞成主权在王,但王权的来源不一样了。实质上给“民”以实际权力。 (2)占有性个人主义是对个人主义的 片面理解,个人主义之上可以形成共识,形成公共道德。 (3)抽象的个人、原子化的个人不是脱离 集体的个人,而是在集体行动前,个人的相对独立的状态。 (4)个人主义为成为论证国家权力合法性强有力的武器。 3.有观点认为儒家的个人:集体中的个人 (1)杜维明: “仁”首先不是一个有关人类关系的概念,它更应该是一个内在原理。“仁” 基本上关连于个体自我获得、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安乐哲认为:“仁根本上是一个整体过程。它是自我的转化:从只顾一己之私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