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概况
消费金融公司
概念。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所谓的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 HYPERLINK /view/60222.htm \t _blank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 HYPERLINK /view/1256.htm \t _blank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增长
在金融危机减缓全球金融业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和无担保个人贷款在最近几年强劲增长。尽管消费信贷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以贷款余额超过7亿元人民币而位居亚洲之冠。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的消费信贷余额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巨龙展翼:中国消费信贷开始起飞》显示,预计未来5年的???速略降至24%,到2015年总计为21万亿元人民币。分析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是从金融危机中快速恢复的国家之一,并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的GDP以10.3%的惊人速度增长。在过去5年内,中国财富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BCG研究表明,富裕家庭(可投资金融资产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家庭)和中产阶层家庭(可投资金融资产在20万到50万元人民币的家庭)的财富在过去5年以15%左右的速度快速扩大。这些家庭通常有很强的消费欲望,且对消费信贷产品有很强的需求。
2.初期渗透率低。10到20年前,中国的消费信贷几乎为零。21世纪,初信用卡才被广泛引入国内,住房抵押贷款也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消费信贷占GDP的比例在2009年仅为18%(2004年为11%)。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市场的水平,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其可比渗透率达到40-50%)。随着市场日渐成熟,BCG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这一比率将接近30%。
3.政府支持。在政府积极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国内消费水平在近几年快速提高。例如,十二五规划的一项关键议题是将以出口和投资为驱动的经济转向以消费、出口和投资为驱动的经济。计划目标是到2015年个人消费占GDP的比例从目前的36%增至42-45%。政府也出台了相关举措以刺激汽车、家电和家装消费。例如, HYPERLINK /realstock/company/sh601988/nc.shtml \t _blank 中国银行(2.85,-0.04,-1.38%)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现在鼓励当地银行发展一般性消费金融业务。未来政府的政策将继续鼓励消费和融资
4.极具吸引力的经济效益。与公司贷款相比,消费信贷产品提供了出色的风险调整后回报。例如,2009年中国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率仅为0.6%,相比之下大量公司贷款的不良率在1.6%。虽然住房抵押贷款的定价经常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下调(最多在30%),但其仍为银行在扣除预期损失后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利润率。
三.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的“破冰”
1.经证监会决议通过,2009年7月22号《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试点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定义、设立、监管等都做出了相关具体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和保护。
2.2010年1月6日,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 HYPERLINK /view/50578.htm \t _blank 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这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这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中国“破冰”。
首批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人分别为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这3家公司将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在上海 HYPERLINK /view/288686.htm \t _blank 浦东新区试点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亿元人民币,由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股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30%;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北京银行独资设立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成都银行联合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共同出资3.2亿元建立四川锦城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银行持股51%。
2010年2月12日,经银监会批准,派富集团集团有限公司(PPF)斥资3亿元在天津成立捷信消费金融(中国)有限公司。这是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至此,中国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进入运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试点阶段,证监会严格禁止消费信贷流入房贷和车贷领域。
四.中国消费金融公司的特点。
1.市场地位:只房贷不吸收存款。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