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及关于宣门目的的注释和评论
以及关于宣门目的的注释和评论
《中和集·玄门宗旨》注解·点评
玄门宗旨
动静无端 阴阳无始
太极图
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盖人心静定未赋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妙也。一感于物便有偏倚,即太极之变也。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也。静定工夫纯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无极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
《礼记》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中也、和也, 感通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予以所居之舍 “中和”二字匾名,不亦宜乎哉!
身、心、世、事,谓之四缘。一切世人皆为萦绊,惟委顺者能应之,常应常静,何缘之有?何谓委?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何谓顺?顺天命,顺天道,顺天时,顺天理。身顺天命,故能应人;心顺天道,故能应物;世顺天时,故能应变;事顺天理,故能应机。既能委,又能顺,兼能应,则四缘脱洒。作是见者,常应常静,常清净矣。
古云:“常灭动心,不灭照心。”一切不动之心皆照心也,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照心即道心也,妄心即人心也。“道心惟微”,谓微妙而难见也。“人心惟危”,谓危殆而不安也。虽人心亦有道心,虽道心亦有人心,系乎动静之间尔。惟“允执厥中”者,照心常存,妄心不动,危者安平,微者昭著,到此无妄之心复矣,无妄之道成矣,《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题名解】
所谓“玄门宗旨”,就是“金丹大道”门修炼的“宗旨教义”。玄者,道也;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体道》中云:“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静无端 阴阳无始。”是否如此呢?只有精心观读“玄门宗旨?太极图”之文章的内容精义,才能得到其中所论之精旨妙谛为己所用而有益矣!
【注解】
①、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乾坤“动静之机”如环无端,阴阳无始无终始终浑然如一。
②、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
释家曰“圆觉”,道家曰“金丹”,儒家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
③、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
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经?系辞传》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崇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
静定:静则无不应,定则无不能。《大学》中曰:“知止而后有定,知定而后能静,静则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乃“七妙法门”也。
④、盖人心静定未赋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妙也:
盖人心“静定未赋于物”时,湛然天理,即太极之“虚灵妙境”也。
⑤、一感于物便有偏倚,即太极之变也:
一感于物便有偏倚产生了,即太极之变化者也。
⑥、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也:
静定之时谨其所存,则天理常明,虚灵不昧。动时自有神明主宰,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之无误也。
⑦、静定工夫纯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无极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
静定工夫纯熟,则具有“不期然而自然,莫之至而自至”的自动化的功效。至此无极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
⑧、《礼记》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
《礼记》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呈现“虚无之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化无不当也。
⑨、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地点文字表述方法研究.pdf VIP
- 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风力发电(本科)樊.ppt
- 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题训练(任务型阅读,首字母填空,完形填空)(有答案).pdf VIP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雨课堂)研究生 全部答案.doc VIP
- 2025年耐火材料行业分析.docx VIP
- 技术咨询合同简洁版模板5篇.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日置 BT3564电池测试仪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上海三菱LEHY(C)电梯安装调试培训资料.ppt VIP
- 人教版(2025)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期中达标测试卷A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