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文学区域界定及脉象.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湟文学区域界定及脉象

河湟文学区域界定及脉象   河湟文学区域的界定 “河湟文学流派”在青海文坛的倡导,大约是二十世纪80年代的事情。它的自觉发育和生长,与新时期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或者说,二十世纪80年代河湟乡土文学的起步和发轫,无论是叙事的小说文本,还是抒情的诗歌和散文文本的本土醒悟,决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学现象和存在,也不是天外来星,更不可能离开中国乡土文学的大环境而独成气候。是青海文学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寻根”热中本土化意识的觉醒和个人身份醒悟的标志 “河湟文学”是青海文学的有机部分,是青海文学生态体系中的一支劲旅。它的脉搏是随着青海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脉律一起跳动的 何为“河湟文学”?目前还只是一种不十分清晰的命题,还没有一个评论家进行过系统的论述。回望青海文学的当代历史进程,关于“河湟文学”,在二十世纪80年代的青海文坛引起了纷纷扬扬的一些争鸣:或以题材划分,或以地域界定,或以人文环境和文化色彩理解,我认为都是有理由的。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鸣,本身也就不断丰富和完善了这一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从另一个角度说,通过充分的争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有意义的发现 河湟文学有没有存在的理由?如果存在,那么其产生的环境是什么?特征又是什么?认知和研究中应遵循怎样的规律和价值取向?在没有开篇之前,有必要进行学理性的探讨 目前,有关“河湟”的地域概念学界有大中小三种之说。从广义上的地域概念来看,“河湟”应该包括大通河(浩门河)下游的甘肃天祝、永登、兰州红古区等地和甘肃大夏河、洮河流域,考虑到实际的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本人主张时下的“河湟”应特指青海东部湟水流域以及大通河上游以南的山区和贵德、同仁等黄河沿岸的农业区。因此,我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河湟文学流派”,就是以河湟地域为范围的区域性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农耕文学流派,属于乡土文学体系。换句话说,应该以青海东部地区为中心。更具体地说,“河湟文学流派”的腹地应该在湟中―湟源―西宁―大通―平安―互助―乐都―民和这个文化带上。由此看来,从目前的行政区划来说,海东(包括西宁)应该是“河湟”的中心地带 从这个意义上说,河湟文学的品质应该是乡土文学 河湟地区历史十分悠久,从民族构成来看,有汉族、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从宗教信仰来看,汉系儒释道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并存。因此,探讨“河湟文学流派”存在的意义、成就、特征、审美属性和价值取向,就是准确把握、认知和弘扬这一地域的文学坚守和文学精神,促进河湟地区的社会和谐发展与经济建设不断繁荣,在青海乃至中国文学的大视野中来认知“河湟文学流派”,理清“河湟文学流派”和青海乃至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和中国乡土文学的传承,是本文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 文学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群体的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群体的真实生活写照和生命传记。透过文学的璀璨星河,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群体的生活常态和生命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河湟文学是河湟多民族人民的传记。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群体,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曾经发生和经历过什么,就不知道如何选择前进的道路,不知道如何对待过去,也不知道如何对待未来,更不知道哪些东西应该抛弃,哪些东西应该坚守和发扬广大。有学者研究表明,今天的土族就是中国历史上虎踞北方、龙蟠西北长达350年之久的吐谷浑民族,在历史的某一个阶段(明末或清初),朝廷的地方官员为了上报名册的简单和方便,大笔随便一挥,将吐谷浑民族简写成了“土民”或“土人”,从此割断了土族的群体记忆。万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青海的“土人”才有了一个有尊严的名称“土族”,也才堂而皇之地成了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基于这样的情况,关注河湟谷地的地域性文学创作,探讨河湟文学存在的理由、成就、特征、审美属性及其价值取向,是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这是一个变革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光是文学,许多社会现象连哲学和社会学都无法准确把握。这是一个物质特别丰富的时代,是文化断裂、传统伦理崩塌、信仰扭曲、精神空虚的时代,这样一个纷繁多变的时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个世界好快,好眼花缭乱,快得连追逐时尚的年轻人都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人们想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细微里体验一下真正的生活和生命常态,已经是一种奢望。人们急切地直奔金钱、财富和荣誉的目的地,上了高铁、上了飞机、上了信息高速,绝尘而去,眼看就失去了“根”了。这太可怕了,有些人大声呐喊:小心!太危险!人们却听不见,或装着听不见。面对西方文化无孔不入的侵蚀,传统变得如此的脆弱不堪,不要说处于边缘的地域和民族能留住自已的一些东西,连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汉语也迷失了方向而找不着南北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