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现状及对策.doc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现状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至今已有数年之久,其第192条第二款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制度规定在学界及实务界一般认为是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别称,而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我国从无到有也随着刑诉法的修订实施数年之久,但这一制度在实践当中却极少运用,从而使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实践中成为了鸡肋。这一尴尬的情况亟需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改变 关键词:专家辅助人制度;庭审中心主义;专家辅助人意见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1-0086-03 我国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规定实施已有数年之久,但这一被理论界普遍看好的制度在我国却明显感觉水土不服,从实施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极少得到适用,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状的反思,对这一制度加以改变,以期能在我国得到良好的适用 一、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实施现状 我国的专家辅助人制度先在民事诉讼中得到了运用,而在刑事诉讼中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在立法中有体现,而刑事司法实践中却基本没有很好的落实这一制度。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可以说是借鉴了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及大陆法系的技术顾问制度,这与我国现今实行的以大陆法系纠问式的审判模式为基础,兼具英美法系??抗式的庭审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弥补鉴定人制度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局限性,更加平等的武装控辩双方,提高辩方实力,以增强法庭对抗,最终达到有利于法官查明案件事实,从而作出更加让人信服的公正合理判决的目的 但在我国的司法体制及司法环境之下,这一制度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作用,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极少被运用,即使得到了适用,其也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辩方专家辅助人的专家意见对公诉方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并无太大的冲击作用,法官在庭审过程中依然习惯性的对鉴定人的鉴定意见优先考虑并采纳。因此,这一制度在实际运用中并未达到为法官提供更明确的心理确信以查明案件事实,并以此做出更为公正合理的裁决结果的作用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实施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刑事审判制度仍“以案卷笔录为中心的裁判模式”,而非以审判为中心的裁判模式 我国目前处于司法改革阶段,刑事审判制度一方面仍以大陆法系的纠问式审判模式为主,但同时又借鉴了英美法系的一系列制度,使得庭审又具有英美法系的对抗式模式。正因为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模式是以纠问式为主的方式偏重于查明事实,而非查明案件事实,因此导致司法实践中侦查权及检察权过于强势,而审判权处于弱势地位,并且没有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司践中仍坚持以案件笔录为中心的裁判模式,而庭审中的双方对抗自然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及不可操作性 一是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性质,即公正性还是倾向性。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规定由控辩双方向法庭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是否准许出庭由法庭决定,从这一制度的规定及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设立目的来看,其应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但如果其只有倾向性,那么就会出现专家辅助人为了己方的利益不顾法律与事实,做出有违职业道德与法律的专家意见,从而误导法官,使得案件更加复杂化 二是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地位。专家辅助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导致专家辅助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有学者认为其是证人,[1]有学者认为其是有独立地位的诉讼参与人,[2]有学者认为其是没有独立地位的诉讼参与人,[3]有学者认为其是诉讼代理人。[4] 三是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刑事诉讼法》过于简单的规定了专家辅助人的权权利及义务,因此在实践中不好操作,学界多是通过概括归纳其主要的权利义务:其权利为发表专家意见,询问对方鉴定人或专家辅助人并与有关人员质证;其义务为接受法官、公诉人及对方鉴定人或专家辅助人询问并出庭与有关人员质证。而对其在刑事诉讼中违反相关规定应承担何种责任则无相关规定,导致法官不敢过多的相信专家辅助人的意见,而专家辅助人参加诉讼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四是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专家意见的性质。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专家意见的性质,导致其在司法实践中对专家意见的定性有一定的误差,有的学者认为其不具备证据的法律属性,不属于证据;[5]有的学者认为其具备证据资格。[6]在其属性的分歧上导致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上也会出现重大的偏差 五是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选任问题。我国对于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选任问题没有做出专门的规定,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应具有何种资格也没有具体的标准。有学者认为,专家辅助人的资格条件应适用鉴定人的标准;[7]有学者认为不应要求其适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