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交通工程二班1组 罗 刚 葛稳磊 于占东 舒 凯 刘光涛 苏州城市简介 在人类的城市建设史上,意大利威尼斯城以其奇特的水街泽巷,宏伟建筑以及丰富的水景著称于世,直到今日她仍以奇异的水城魅力吸引着全球的游人。在威尼斯遥远的东方,也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城—苏州。她始建于公元前年,是春秋时代吴国阖阁命伍子胃建城。至今已2500多年。从那时起苏州虽历经沧桑,然城址和总体格局始渡未变,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极为罕见。目前是中国唯一要全面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的城市演变过程 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 苏州最初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吴国的兴起始于商末泰伯、仲雍南来的开发,至寿梦时期,开始在苏州建立临时都城。苏州城的发展特点之一是位于吴文化中心地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二,苏州城市的城址中心历经2500年来未曾改变过。其三,苏州城在唐中叶以前长期以来只是“江东一都会”,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很快便成为了封建王朝府库依仗之地。其四,近代苏州的衰落有历史原因,也有城市定位的原因。其五,今天苏州发展非常快,在中国很少有城市既有这么长的历史,又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 城市性质: 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规划指导思想:坚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指导思想;以苏州市土地、生态、环境资源容 量为约束条件,面向长三角区域发展,构建集 约、生态、和谐、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为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总体构想和战略目 标提供支撑,强化苏州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 发展总目标-----新人间天堂 “文化名城、花园水乡、宜居城市、高新基地” 在规划期内苏州全市域基本实现农业、工业、科技、 教育现代化,经济繁荣、文教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 道德风尚良好,城镇体系与城市布局合理,职能完善。 苏州中心城区城市设施水平达到基本现代化,古城风貌 得到进一步保护与发扬,成为与国际经济接轨,高度开 放,经济发达,国际上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 城市。 城市规模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 中心城区人口:21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61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8万人 市内中心城区:2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0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3万人。 松陵城区: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4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6万人。 辛庄镇区:1.3万人。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2010年:290万人 2020年:38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2010年:32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 2020年:400平方公里(人均105平方米) 城市总体布局 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 心城为主体、周边卫星城镇烘托的“分散组团式”的布局形态。由城市组团、山脉、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干道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城市规划区范围 分市域、市区、中心城区、古城区4个层次。 全市规划区面积为2014.7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以及外围近期重点发展区域(西部生态城科技城、南部吴中区太湖新城、北部高铁新城及苏相合作区),总面积约为777平方公里。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