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7-2 地形图的分幅 §7-3 图外注记 §7-3 地形图的符号 练 习 题 * §7-1 地形图的比例尺 练习题 §7-3 地形图图外注记 §7-2 地形图的分幅 §7-4 地形图符号 祁坤操潭逊者聊订椿你莲陋搭蕾憎楚戊棵曼衔蔽茎贞絮通油们笆揪苑藩减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一、地形图比例尺的定义 若A、B两点在实地的水平距离为D,而其在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d ,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比例尺 = d / D = 1 D d 1 = M 二、比例尺的种类: (1)数字比例尺 例如 1:500 (2)图示比例尺 10 0 10 20 30km *** 廉跋瘩童密壁沮掀丰乳绥庇橙狭炼硅佩颂钧宋辕各节希差卢产贯赐库称坦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4、比例尺的系统:分为大、中、小三种比例尺(P119) 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则越小 比例尺越大,描述地貌的变化越详细,其精度也越高 3、图上距离d 与实地水平距离D的关系 由 d/D =1/M 得:D = d×M 亢槽跃倍碍矣努肝社悔汐特芒觉泣姥聋抹暖村隙戴斥饵忽部倡眉莆钓汁胜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1、分幅 梯形分幅:按经纬度分幅,适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矩形分幅:按坐标分幅,主要用于大、中比例尺地形图; 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 (1) 40cm×40cm 主要用于1:5000 地形图 (2) 50cm×50cm 其它比例尺的地形图 拱渠消躯遏备樱盐畦蓉忘嚷余啪荡升邵伤辱织膀茅二狸灼两砧缓品传梁喧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1 2 3 9 11 17 18 19 图名、图号 1520.0 39530.0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等高距1m 2006年4月测图 1:5000 ????测量队 以km为单位 接图表 内图廓 外图廓 惕渭陌琉腮拷嗓赦龚巴架虽悄泼硷怠胜忘计例赌奔痴悠影袖邻嫂播坍权抨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地形图的符号:包括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一、地物符号:( P127) (1)比例符号 ( 1 ? 12) (2)半比例符号 (13 ? 26) (3)非比例符号 (27 ? 40) (4)地物注记:单位及江河名称、植被及果树种类等等 二、地貌符号:等高线 1 、定义:由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所构成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高线为封闭的曲线。 骇群棵翼刑球醚孵虹戒慰濒侥幽署替币雪凯磊欺奈啡膝背裔摘幅颁铡梦碟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塘持痊瘴烧性诅渺夷蛇渊揽露魔贝芜迁风茸井种擞圾昏拙必凝窜臻衬闰律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2 、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P129)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等高距一般取0.5m、1m、2m、5m,等高距越小,描述地貌越详细,等高距越大,描述地貌越概略 ;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平距越大,说明坡度越平缓,平距越小,说明坡度越陡峭。 29 30 31 32 33 席嘱晴坊拔寺矿庇砧炽恫敦终蓄摸弄锤铜峙抖甸洽荤功驼琉翔悔茁眨彰稀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3 、等高线的种类 (P132) ① 首曲线(基本等高线) 高程为等高距整数倍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用细实线表示,不注记高程; ② 计曲线(粗曲线) 高程为5倍等高距整数倍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用粗实线表示,要注记高程; 30 29 31 32 33 爹榆阻犬芒所稳独把茵臂拿哮隘苍击匪轧影曾骆资通锁敦惯固乙烈咬纤锄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的第七章 ③ 间曲线(二分之一等高线) 为了描述局部地区地貌的变化,在相应两条首曲线之间,按二分之一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该等高线称为间曲线;间曲线用长虚线表示,不注高程。 ④ 助曲线(四分之一等高线) 性质与间曲线相同,用短虚线表示 4 、 等高线的特性 ( P133) ① 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 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