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3. 3 病原 白腐垫壳孢Coniella diplodiella 在病组织内菌丝密集形成子座,从子座上产生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100-150um,壁较厚,灰褐至暗褐色,底部壳壁突起呈丘状,其上着生分生孢子梗,单胞,不分支,长12-22um。 分生孢子初无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单胞,卵圆形至梨形,一端稍尖,内含1-2个油球,大小6-16um ×5-7um 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成熟果汁中萌发率可达90%以上,在成熟蔓浸汁中萌发率最高;最适萌发温度28-30℃,RH100%,萌发率80%,低92%时,不能萌发。 * * 3.4 发病规律 越冬与初侵染: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地表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中存活4-5年,病残分解后,可在土壤中腐生1-2年;地面和表土20cm内病菌占总菌量的80%。 传播与侵染:分生孢子或带菌土粒借雨滴飞溅传到受侵染部位;伤口侵入,一般不侵染无伤果粒,但可直接侵入果梗和穗轴。 潜育期:最短为3d,最长8d,一般5-6d。由于潜育期短, 再侵入次数多,因此, 该病流行性很强。 * 发病条件 气象条件:与降雨关系密切,雨量大病重,每逢雨后出现发病高峰; 暴风雨或雹灾后, 易导致流行 寄主生育期:着色期及成熟期后,果穗外渗营养物增多,病害加重;7-8月雨季,是发病高峰;最大1次降雨量60mm,预示发病盛期即将来临 环境与栽培:土质黏重,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病重;篱架比棚架发病重;近地面的果穗、新稍及叶片,尤其距地面40cm以下的果穗病重 抗病性:品种间有差异,巨峰感病;红玫瑰香、龙眼等次之;紫玫瑰香、野生葡萄等发病轻 * 3.5 病害控制 果园卫生。 越冬菌源铲除(特别是重病果园在发病前进行 地面撒药灭菌:福美双:硫磺:碳酸钙= 1:1:2混匀, 15~30kg/hm2)。 提高结果部位。 果实套袋。 喷药防治:关键时期7-8月,有效药剂:无特效 药,有效果的药剂有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等。 * 四、 黑痘病 4.1 分布与为害 又名疮痂病,我国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在多雨 潮湿地区发病最重;常造成葡萄新梢和叶片枯死,幼果脱落,果实品质变劣。 * 4.2 症状 为害部位:叶片、新梢、果实、果梗、穗轴、卷须等绿色幼嫩部位。 幼果受害,初为深褐色小圆斑, 后扩大成3-8mm,边缘紫褐色、中央灰白色且稍凹陷病斑,形似“鸟眼”状。病斑仅限于表皮,潮湿时生乳白色黏质物,病果变小、味酸。 幼叶受害,初为红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中央灰白稍凹陷,边缘暗褐或紫褐色,后期可穿孔呈星状,病叶扭曲、变形。 新梢、穗轴、果梗、卷须受害,初生褐色近圆形小斑, 后扩大为中央灰黑色、边缘深褐或紫色、中部凹陷并开裂病斑,近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 * * * * * 4.3 病原 有性态:葡萄痂囊腔菌Elsinoe ampelina,我国尚未发现 无性态:葡萄痂圆孢Sphaceloma ampelinum 分生孢子盘垫状,半埋生于寄主组织中,突破表皮后长出产孢细胞及分生孢子 产孢细胞短小,圆筒形,无色,单胞,大小3.5-6μm × 3-5.5μm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形或长椭圆形,稍弯, 内含1或2个油球,大小4-7.5μm × 2-3.5μm * 分生孢子形成要求25 ℃左右和较高湿度,菌丝生长温度10-40℃, 最适30℃。 子囊着生在子座内梨形子囊腔内,内含4 - 8个子囊孢子褐色至暗褐色,具3个隔膜。 * 4.4 发病规律 侵染循环 越冬: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枝蔓等病组织,或病果,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北方果区以后者为主)。 传播侵染:葡萄萌芽展叶时,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幼叶和新梢上,产生芽管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侵入后病菌在寄主细胞间扩展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 潜育期和再侵染:6-12d,24-30℃下最短;超过30℃发病受抑制;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 发病条件 气候:春夏多雨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形成、传播和萌发侵入,同时寄主组织生长迅速、老熟缓慢感病期延长,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干旱少雨病轻。 生育期:越幼嫩组织越易被侵染。5月始发, 6-7月发病盛期, 7-8月病情缓慢, 9-10月病害停止发展。 品种抗病性:一般欧亚种较感病,欧美杂交种和美洲种抗抗病。 其他利病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皮带机检修技术措施方案.docx VIP
- 内部控制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云南财经大学.docx VIP
- 江苏省汉语言本科语言学概论(00541)精讲8课件.pptx VIP
- parker软管及软管接头.pdf VIP
- 上市公司营运能力分析——以光明乳业为例.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一例肠造口患者的病例讨论.pdf VIP
- 生产现场5S执行标准.ppt VIP
- 2025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