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蒋志勇 说课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归宿与目的。 学习此课有利学生树立实践馆,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学情分析 a.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b.思维活跃 c.生活与哲学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识记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师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 4.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一些科技发明,让学生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事例分析法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材料1: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的水果,并取名为“狼桃”。直 到18世纪末,法国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 材料2: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 1.西红柿食用之谜和曼陀罗麻醉功效之谜是如何解开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2.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思考 有人说,通过看书和接触其他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也可以获得认识,因此,实践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你的看法怎样?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实践 ① 新问题 遇到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②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促进 ③ 锻炼 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 提高 认识的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B、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C、总之,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中国探月工程实现了“三级跳” 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安装了更多新装备,开展X频段深空探测技术试验、紫外导航试验、CCD相机高分辨率成像试验、月壤特性探测等一系列新的试验项目。 在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关键性的“落”实施之后,中国还将展开更多的月球及深空探测活动。 配备了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的测距、测速、测高、成像等敏感器。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变推力发动机,具有1500—7500N大推力变化、无级变速特点,能很好地适应不同飞行阶段对发动机推力的需求 绕 落 思考 结合中国的探月工程经历从“绕”到“落”的过程,思考什 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嫦娥计划被质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 符合 客观世界 认识 指 导 改造 不符合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嫦娥三号技术运用于地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毛泽东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