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十四)重要的散文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复习(十四)重要的散文复习

  【文体知识链接】   1.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特点:形散:取材自由,包括写人,记事,绘景,状物;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熔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3.分类: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4.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等。   5.线索: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真题.感悟中考 1.根据诗歌的特点判断“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与文中的哪句出于同一首诗,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句前为“寻春不见春”,后为归来蓦然发现春已藏于枝头,意义连贯;韵脚为“春、云、分”。 2.(1)文中江南的春天和北方的春天各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将二者对比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文中第2~3段描写了江南和北方春的特点,从中选取关键词语概括即可。(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文段主要通过对比来写北方春天的特点,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1)江南的春天更典型,在四季的变换中有明显的过渡,有着缠绵、撩人的特点;北方的春天在一年四季中过渡不明显,不典型,时间太短促,匆匆而过。 (2)意在突出北方春天的短促。 3.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品析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春天的“神来之力”,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惜春”的感情。 4.(1)文章在结构上是怎样将描述自然和表达哲理结合起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写作启示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能力,理清文章各段落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2)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主要从学会细心观察生活、善于联想、表达要严密等角度来回答。 答案:(1)作者通过比较表现了自然春天的特点后,引出“人类的春天效应”,劝人惜春;进而由“人的一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开始,从春之人类转向人的青春,表达了“青春不会久驻,要珍惜青春”的主题。 (2)①要细心观察自然和生活,思考要有深度。②要善于联想和想象。③表达要有逻辑。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把握。通过“畅饮了琼浆”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结合内容体会拟人的生动形象性。 答案:拟人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雪飞舞的美态 2.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把握。读第③~⑤段, 第③段写“我”写作的亢奋,第④段写母亲的打扰让“我” 不快,第⑤段写“我”体会到母爱后的羞愧之情。 答案:不快 羞愧 3.第⑧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心情的理解。因为“我”的道歉,让母亲又回想起了刚才受到的委屈。 答案:“我”的话语让母亲想起了刚才受到的委屈 4.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 (1)母亲独自默默地回家;(2)_________________; “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