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梁的弯曲 第七章 直梁的弯曲2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刘鹏 口诀表述 对于剪力图有: 没有荷载水平线, 均布荷载斜直线, 力偶荷载无影响, 集中荷载有突变。 对于弯矩图有: 没有荷载斜直线, 均布荷载抛物线, 集中荷载有尖点, 力偶荷载有突变。 梁受集中力或集中力偶作用时,弯矩图为直线,并且在集中力作用处,弯矩发生转折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发生突变,突变量为集中力偶的大小 梁受到均布载荷作用时,弯矩图为抛物线,且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均布载荷的方向一致 内力随荷载变化的规律 利用规律绘制内力图的基本步骤 (1)求支座反力 (2)根据荷载和支座反力绘制剪力图 (3)根据剪力图绘制弯矩图 (4)计算极值处的弯矩值 [例7-8] 绘制如图所示梁的内力图。己知: a=2m, P=20kN, q=4kN/m [例7-9] 绘制如图所示梁的内力图。 [例7-10] 图示简支梁,受集中力FP 和集中力偶M0=FPl 作用,试作此梁的弯矩图。 [例7-11] 试作此梁的弯矩图 7.3 梁纯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7.3.1梁纯弯曲(pure bending)的概念 7.3.2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7.3.3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 7.3.4梁纯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7.3.1梁纯弯曲的概念 纯弯曲 —— 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没有剪力 Q = 0,M = 常数。 7.3.2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梁纯弯曲时的变形特点 平面假设 中性层 中性轴 7.3.2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7.3.2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 以中性轴为界,凹边是压应力,使梁缩短,凸边是拉应力,使梁伸长,横截面上同一高度各点的正应力相等,距中性轴最远点有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中性轴上各点正应力为零 7.3.2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7.3.2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梁纯弯曲时正应力计算公式 M为作用在该截面上的弯矩(Nmm);y 为计算点到中性轴的距离(mm);Iz为横截面对中性轴z的惯性矩(mm4) 7.3.2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在中性轴上y=0,所以σ= 0;当y=ymax 时,σ=σmax Wz横截面对中性轴 z 的抗弯截面模量(mm3) 7.3.2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计算时,M和y均以绝对值代入,至于弯曲正应力是拉应力还是压应力,则由欲求应力的点处于受拉侧还是受压侧来判断。受拉侧的弯曲正应力为正,受压侧的为负 7.3.3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 简单截面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计算公式 7.3.4梁纯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危险截面 危险点 梁的弯曲强度条件 运用梁的弯曲强度条件,可对梁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面和确定许可载荷 [例7-12] 在前例中的简支梁,若选用D=100mm,d=60mm的空心圆形截面钢制造,已知梁的跨度l=3m,a=1m,b=2m,集中载荷F=25kN,许用正应力[σ]=200MPa。 不计梁的自重,试校核该梁的强度。 7.4 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 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是: 降低弯矩M的数值 增大抗弯截面模量Wz的数值 7.4.1降低最大弯矩Mmax数值的措施 合理安排梁的支承 合理布置载荷 7.4.2合理选择梁的截面 形状和面积相同的截面,采用不同的放置方式,则 Wz值可能不相同 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的截面,其抗弯截面模量Wz值不相同 截面形状应与材料特性相适应 7.4.3采用等强度梁 变截面梁 等强度梁 * * 有突变(荷载顺时针转向,向下突变,突变量等于荷载的大小) 无变化 力偶荷载作用点 有尖点(点方向与荷载方向相同) 有突变(突变方向与荷载方向相同、突变量等于荷载的大小) 集中荷载作用点 抛物线(凸向与荷载方向相同,剪力为零处为极值,其大小等于该点一侧剪力图的面积的代数和) 斜直线(斜向与荷载方向相同,倾斜,量等于区段内荷载之和) 均布荷载区段 斜直线(剪力为正斜向下,倾斜量等 于此段剪力图的面积) 水平线 无荷载区段 M图 Q图 q图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