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试说战国楚地出土文献中歌月元部的一些音韵现象概要.doc

分析试说战国楚地出土文献中歌月元部的一些音韵现象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試說戰國楚地出土文獻中歌月元部的一些音韻現象 程少軒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研究音韻的學者很早就認識到,上古漢語開合兩呼有較嚴格的界限。王力先生說: 稍爲研究漢語音韻的人,都知道漢語上古音開合兩呼的界限頗嚴。諧聲偏旁屬於開口呼者,其所諧的字也常常屬於開口呼;諧聲偏旁屬於合口呼者,其所諧的字也常常屬於合口呼。……少數的例外,如果拿來與現代方言比較,真是少得出乎意料之外。在最初諧聲的時候,大約連這樣的例外也沒有。 音韻學家認爲開合兩呼“界限頗嚴”,是基於對諧聲偏旁的分析。音韻學家似乎很少說同一韻部開合兩呼間不能相通假。因爲從傳世文獻的資料看,開合口不同的字之間相通假是很常見的。以《古字通假會典》爲例,在元部(該書稱“寒部”)第一條“元字聲系”就有“睆—睅”、“睆—簡”、“筦—幹”、“莞—莧”、“莞—菅”、“浣—蹇”、“綄—俔”等6組開合兩呼相通的例子。可是傳世文獻開合兩呼多有通假的現象能否說明先秦時期開合兩呼相通也同樣普遍呢?這大概是有疑問的。因爲從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介音系統並非一成不變。王力先生說: 我們不該設想上古等呼與中古等呼系統完全相同;其中也有上古屬於開而中古屬於合的,也有上古屬於合而中古屬於開的。 從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一些字的讀音在開合口方面發生了變化,這是音韻學的共識。至於方言中開合兩呼的變化,就更複雜了。而傳世文獻的用字,雜糅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字現象,並不是先秦原貌。相較而言,先秦出土文獻材料不受後代文字現象的干擾,比傳世文獻材料更能如實反映先秦時期的用字情況。近年來,先秦出土文獻材料不斷涌現,特別是戰國時代楚地的文獻大量公佈,爲利用古文字材料進行上古音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原始資料。我們擬利用這些材料,以歌月元三個韻部爲例,看一看它們所記錄的語言,其開合兩呼的界限到底嚴不嚴格。 我們選用歌月元三韻部爲討論對象,主要基於以下四點原因。其一,歌月元三韻部是較穩定的韻部,從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其主要成分沒有太大變化,學界一般認爲三部的主元音也沒有太大改變。其二,歌月元三部的開口和合口判斷起來比較方便,不像魚部等韻部那樣不太方便判斷。其三,出土文獻中歌月元三部的材料較多,方便進行統計。其四,音韻學家早已關注到歌月元部開合口問題,並有很深入的研究。 本文所用的材料大多屬於戰國楚地出土文獻中的“通假字”。需要說明的是,這裏的“通假字”是個很寬泛的概念。細究起來,我們所用的材料其實包括同源詞、異體字、古今字、某些時代或地區特殊的用字習慣、無法判斷性質的異文等許多不同性質、不同層面的材料。爲避免冗繁,如非特別需要,我們一般不對材料的性質作太深的追究。 按照曾昱夫先生的討論,出土文獻的通假異文可以分成四大類及若干小類: A類:有同篇出土文獻的內部證據或有相同出土文獻資料相對照者。此類又區分爲:1、被借字在戰國或者戰國之前的出土文獻上已經出現過。2、被借字未在戰國或者戰國之前的出土文獻上出現過。3、人名、月名、事物名等異文相通,兩字相通而無法確定何爲本字何爲借字,或兩者均爲借字者。 B類:有相同傳世文獻材料相對照者。此類又分爲:1、被借字在戰國或戰國以前的出土文獻上已經出現過。2、被借字未在戰國或戰國以前的出土文獻上出現過。 C類:沒有相同文獻可供比對,而根據專家學者們的意見或者依上述間接例證所考訂的假借字。此類又分爲:1、被借字在戰國或戰國以前的出土文獻上已經出現過。2、被借字未在戰國或戰國以前的出土文獻上出現過。 D類:依整理小組釋文所判定的假借字,無相關證據證明的存疑組。此類又分爲:1、被借字在戰國或戰國以前的出土文獻上已經出現過。2、被借字未在戰國或戰國以前的出土文獻上出現過。 本文選用的例證,是曾昱夫先生分類中的A、B類及C類中於文義十分密合的例子。本文僅在需要時說明材料的類別。 本文中出現的等呼,並不是中古韻圖的等呼,而是用韻書的反切判斷的。中古音研究中一般對開合兩呼的定義是:有u介音的屬合口,沒有u介音的屬開口。上古音時期是否也以u介音區分,學術界尚有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上古韻部的開口與合口擁有不同的音韻地位,且這種不同與中古開合的不同相關。中古音與上古音韻等關係的情況與開合口類似。總之,本文雖然是在討論上古音開合口的問題,但例子中標注的開合韻等均是以中古韻書爲標準。在下面的文例中,此情況不再一一說明。本文確定所用例證的音韻地位,參考了《古韻通曉》、《漢字古音手冊》兩種工具書及東方語言學網站的上古音、中古音查詢系統。 本文是把戰國時期楚地出土文獻記錄的語言作爲一個封閉的語音系統來考察的。由於運用的材料主要是戰國時期楚地出土文獻,所以本文所分析的“上古音”實質上是戰國時期楚地出土文獻記錄語言的語音。 我們討論時,首先分析元部內部相通假的情況,接著分析歌部內部及月部內部相通假的情況,最後分析歌月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