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金塔县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对策
浅谈金塔县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及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
摘要:地下水动态变化监测工作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通过对金塔县近十年(2003-2013年)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的建议,在金塔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地下水 动态变化 分析
1 基本情况概述
1.1、自然地理
金塔县地处甘肃省酒泉市的东部,位于东经98001/24.68//~100013/20.24//,北纬39047/32.17//~40058/2.08//之间。东、东北靠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西邻玉门市,南连嘉峪关市和酒泉市,东南接张掖市。东西长250 km,南北宽400 km,总面积1.88万km2。
1.2、地形地貌
金塔县北部属马鬃山东南部低山地带,海拔多在1400~1900 m,其中大红山最高为1924 m,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剥蚀,已成为波状起伏的准平原;中南部的北大河冲积扇和东部黑河两岸是金塔绿洲和鼎新绿洲;黑河东岸属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沙丘分布;金塔绿洲西北和北山山地以南为戈壁分布地带,金塔绿洲与黑河之间在北大河故道两侧也有戈壁和沙丘分布。
1.3、地质条件
地下水受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制约。我县气候极其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一般不超过70 mm,无长年性地表水流,但洪水干沟极其发育,降雨和暴雨洪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地下水补给不足,岩层的含水层较差,埋深变化较大。我县地下水主要分布和赋存于更新统砂砾石、砂及亚砂土含水层中,局部赋存和分布于全新统砂砾石、粉细砂、亚砂土含水层中。冲积平原上堆积了厚达150 m以上的第四系。岩性变化很大,从卵砾石到粘土,粗细粒岩层交互沉积,构成含水层和隔水层互相迭置的多层结构;浅部赋存潜水,深部赋存承压水。
1.4、水文气象
金塔县属温带荒漠气候向暖湿带荒漠气候过渡交替带,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风沙较多,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多年平均气温为8.8 0C,1月气温最低为-9.3 0C,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4.1 0C。年降雨量60.3 mm,年蒸发量1552.9 mm。
2 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及分析
2.1、鸳鸯灌区监测情况
根据鸳鸯灌区2003-2013年12月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鸳鸯灌区2013年12月平均地下水位(9.108米)与2003年同期(8.259米)相比,总体呈下降态势,平均下降了0.850米。灌区上游金塔乡区域2013年12月平均地下水位为14.978米,与2003年同期(14.277米)相比,平均下降了0.701米;灌区中上游三合乡、羊井子湾区域2013年12月平均地下水位为13.769米,与2003年同期(10.540米)相比,平均下降了3.229米;灌区中游中东、东坝等区域2013年12月平均地下水位为5.211米,与2003年同期(5.638米)相比,平均上升了0.428米;灌区下游西坝、古城、大庄子等区域2013年12月平均地下水位为3.315米,与2003年同期(3.439米)相比,平均上升了0.124米。(如图1所示)
图1 鸳鸯灌区2003年12月至2013年同期地下水埋深过程线图
综上所述,鸳鸯灌区近10年(2003-2013年)地下水埋深与呈下降态势,平均下降幅度达到0.85米,尤其是灌区中上游金塔镇、羊井子湾乡、三合乡区域下降幅度较大,造成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采补失衡。
2.2、黑河灌区监测情况
根据黑河灌区2003与2013年10年的监测资料,黑河灌区2013年12月平均地下水位为2.532米,与2003年同期(2.586米)相比,总体呈上升态势,平均上升了0.053米。灌区上游芨芨乡区域2013年平均地下水位为1.522米,与2003年同期(2.059米)相比,平均上升了0.537米,灌区中游鼎新镇区域2013年平均地下水位为3.686米,与2003年同期(2.997米)相比,平均下降了0.689米,灌区下游航天镇区域2013年平均地下水位为2.413米,与2003年同期(2.682米)相比,平均上升了0.269米(如图2所示)。
图2 黑河灌区2003年12月至2013年同期地下水位过程线图
综上所述,黑河灌区近10年(2003-2013年)地下水位整体呈上升态势。地表来水量较多,地表水的丰盈对地下水起到了一定的补给作用,这是黑河灌区整体地下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灌区中游鼎新镇、航天镇区域地下水位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124拐坝滩铁路以东土地开发面积较大,无法引用地表水灌溉,只能采取大量提取地下水来灌溉,造成该区域地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