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课件(屏蔽技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MC课件(屏蔽技术)概要1

1、屏蔽的商业必要性 最初的模型如“法拉第笼” 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个项目在计划阶段就要考虑屏蔽问题,这样花费在屏蔽措施上的成本才会最低。 EMC设计方法——Part4 Shielding xxxx xxx 文献背景: 作者Eur Ing Keith Armstrong IEE会员、IEEE会员 他的EMC系列文章包括6部分: 1、电路设计 2、连线及连接器 3、过滤器及瞬态抑制其 4、屏蔽 5、PCB布局 6、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机电装置及功率 因素补偿 主要内容 1、屏蔽的商业必要性; 2、屏蔽的概念; 3、电路之间、屏蔽之间更大(的间距)、矩形(或不规则)的屏蔽外形更好,以避免共振; 4、趋肤效应 (很难挡住低频) 5、孔隙 (很难挡住高频) 6、低频(磁场)屏蔽 7、截至波导 8、导体垫圈(用于填缝) 9、可视组件的屏蔽 (如显示皮、指示灯、键盘) 10、通风(散热)孔的屏蔽 11、用喷漆或电镀的塑料来屏蔽 12、非金属屏蔽 13、屏蔽室的安装 14、板级电磁屏蔽 屏蔽的大致商业成本: 单个IC 部分PCB 单个模块 整个产品 工控机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公元1791~公元1867),1831年10月17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和电动机(原型)的发明者 。 屏蔽措施往往带来费用和仪器重量的增加,若能以其他EMC方式加以解决,就尽量减少屏蔽。(言下之意屏蔽是最后一招) 若等到问题暴露出来再去查漏补缺,往往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对于PCB应注意以下两点: 1、使导线及元器件尽量靠近一块大的金属板(这个金属板不是指屏 蔽体) 2、使电气部件及线路尽量靠近地层(减少层间信号的电磁干扰、地 层可以吸收部分干扰 ) 这样,即使是需要加屏蔽,也可以降低对屏蔽效能(SE shiedling effectiveness)的需求。 屏蔽相当于一个滤波器,放置于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上,对其中的一部分频段形成高阻抗。阻抗比越大,屏蔽效能越好。 对于一般金属,0.5mm的厚度就能对1MHz的电磁波产生较好的屏蔽效果,对100MHz能有非常好的屏蔽效果,问题在于薄层金属屏蔽对1MHz以下或孔隙来说,屏蔽效果就不行了,本文重点介绍这方面。 2、屏蔽的概念 3、大的间距、矩形屏蔽会更好 (1) 电路之间、屏蔽之间更大的间距能够减少相互干扰; (2) 矩形(或不规则)的屏蔽外形,能够尽量避免频率共振;正方形的外壳往往容易引起共振; 但总的来说,电路板一般位于屏蔽体内,其元器件、线路等都会改变预期的共振频率点,所以不必太操心。 4、趋肤效应 工程上定义从表面到电流密度下降到表面电流密度的0.368(即1/e)的厚度为趋肤深度或穿透深度Δ: 式中 μ-导线材料的磁导率; γ=1/ρ-材料的电导率; k-材料电导率(或电阻率)温度系数; 趋肤深度 上图:不同频率下三种金属的趋肤效应深度(频率越高,深度越浅,越趋肤);趋肤效应以传导的角度看,是希望趋肤深度深的,那表示导线的利用率高;但是对于屏蔽,是希望趋肤深度浅的,这样就能以较薄的金属屏蔽更多的电磁频段;50Hz的趋肤深度5~15mm,很难屏蔽…… 用于屏蔽的金属应有良好的导电及导磁性能,厚度根据干扰的最低频率所产生的趋肤深度来定。一般1mm的低碳钢板或者1μm的镀锌层就能满足一般的应用。(这也是实际中常看到机箱壁上镀锌的原因) 5、孔隙 如果屏蔽体的整个壳体是无缝无孔的,那么对于30MHz的电磁波来说,要达到100dB的衰减效果不是难事。问题就在于他们不是无缝无孔的: 一个好的设计要做到:不要被他人干扰 也不要干扰他人 在一个完美的屏蔽壳体上开一个洞,相当于构成一个半波共振缝隙天线,屏蔽效能SE与孔的最大尺寸d、电磁波波长λ关系如下: 我们常用到的电磁波频段: 对讲机 那么对于之前提到的30MHz,波长10m,假设有一个USB口(孔径对角线尺寸10mm),换算下来SE为54dB,d越大,SE越小。 我们在常规应用中制造出的干扰及谐波频段: 整流器 开关电源 微处理器时钟 右图:大致说明缝隙的长度在某频率电磁波长下的屏蔽效能,举例说,对于一个19’’的屏蔽盖板边沿有条430mm长的缝隙,对于350MHz的干扰来说,该缝隙近乎一个完美天线,屏蔽形同虚设。 完美天线 屏蔽基本无效 屏蔽尚起作用 孔隙、平率与屏蔽效能的大致关系: 对于1GHz电磁波,想要达到40dB(民用常规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