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ntouch教程1概要1
InTouch工控技术;2013年5月 ;DCS控制系统;1.1 组态软件发展史;1.1.2 组态软件发展-PLC发展
背景:20世纪60年代,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基本上由继电器控制装置组成。
问题:线路复杂、可靠性差、维修困难。
灵活性差:改造工期长,费用高。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开招标,要求取代继电器,提出著名的 “GM十条”:
(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
(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可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AC115V,2A以上,能直接 驱动电磁阀;
(9)扩展时,系统更改小
(10)用户存储容量至少4KB;;1.1.3从PLC到模拟屏
1968年,PLC之父Dick Morley说:“It was New Year’s Day of 1968,and I knew I was going to have a hangover.”之后,他和他的团队冲刺了一年多,1969年,终于制成了模块化的数字式控制器(Modular Digital Controller),开创了PLC的新纪元。随后,他以三个英文字的字头组合命名了最早生产开发PLC的Modicon公司。
PLC系统状态监控问题PLC的诞生是为了解决开关量逻辑控制-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状态是靠现场状态指示灯来显示。后来,系统越来越大,监控巡逻不方便,就把现场的所有状态指示灯都接到控制室,做成模拟屏。
;1.组态软件发展史;1.1.4.组态软件发展-商业组态软件出现
模拟屏缺点多:安装调试维护都复杂;
因此,很多PLC厂家和软件公司借鉴DCS系统,开始利用计算机开发监控软件,解决人机图形界面的问题;
同时,80年代中后期,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开放系统(Open System)概念开始推广,为基于个人计算机的监控系统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
20世纪80年代时,商品化监控组态软件开始出现;
1985年美国Intellution 公司的FIX系统,基于操作系统DOS系统;
1989年美国Wonderware公司研制的inTouch,基于Windows 16位系统;
随后90年代,出现通用电气的Cimplicity, 以及德国西门子的WinCC等;
这一阶段虽然DCS技术、市场发展迅速,但软件仍是专用和封闭的, 除了在功能上不断加强外,软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造成DCS在中小 型项目上的单位成本过高,使一些中小型应用项目不得不放弃使用 DCS。因此,不少DCS系统也采用了商业化组态软件,如iFIX。;1.1.6组态软件发展-组态软件应用到DCS
DCS作为一个系统,其人机交互装置是DCS厂家提供的专用装置。
而PLC厂家一般不提供人机交互装置,往往由工程商自主采用通用的 监控软件来完成(如iFix、inTouch、组态王)。
DCS集成的人机交互装置往往有着功能较专业、稳定性较好的特点,但其价格也很高。
随着PC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通用监控软件发展很快,功能和性能逐渐超过了DCS厂家提供的专用装置。因此不少DCS厂家逐步放弃了专用的人机交互装置,转而和PLC一样也使用了通用的监控软件。 DCS厂家使用通用监控软件并不是简单地拼装,而是在通用监控软件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开发,将自已多年积累的网络通讯技术、系统自 诊断技术以专用软件包的形式保留和继承下来了。
如爱默生DCS系统DeltaV,监控软件就是iFIX 的。
组态软件分两大阵营:专业软件公司的产品:如Wonderware的inTouch(被 Invensys),intellution的iFIX(现被GE收购),澳大利亚Citect(悉雅特)被法国施耐德收购;
硬件系统厂家自己开发的产品:如GE的Cimplicity, 西门子的Wincc
组态软件发展史归结为:
先是DCS系统中出现组态软件雏形,再是PLC的发展催生出了商业化产业化的组态软件,而后组态软件又回过头来促进了DCS的发展。;80年代的组态软件,像Onspec、Paragon 500、早期的FIX等 都运行 在DOS环境下,图形界面的功能不是很强,软件中包含着大量的控制 算法,这是因为DOS具有很好的 实时性。
90年代,随着微软的Windows 3.0风靡全球,以Wonderware公司的 Intouch为代表的人机界面软件 开创了Windows下运行工控软件的先河,由于Win3.0不具备实时性,所以当时,80年代已成名的自动化软件公司在对于操作系统的支持上,或按兵不动,或将组态软件从 DOS向OS/2移植,人们这样做的原因, 是大家都认为工控软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控制能力,必须运行在一个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正泰印务公司业务生产对接会整改报告概要1.doc
- 正数和负数1概要1.ppt
- 正比例课件PPT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概要1.ppt
- 正已以守道,奉献是大爱概要1.ppt
- 正确使用成语(学案)概要1.doc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测试题概要1.doc
- 正熙时代影娱MR游戏招商书概要1.pptx
-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与求解概要1.doc
- 正确使用熟语培优专题概要1.doc
- 正确使用设施设备和节能降耗概要1.ppt
- 正第二课时:最后一头战象概要1.ppt
- 商务礼仪 第6章 商务通讯礼仪概要1.ppt
- 正面视角下运动人体步态特征提取与识别研究概要1.docx
- Introcution_to_Business_商学导论PPT_IB07概要1.ppt
- intouch 01第1章 WindowMaker 程序元素概要1.ppt
- 商务宴请礼仪(第五课)概要1.ppt
- 商务礼仪--握手礼仪概要1.ppt
- 正能量任务资料柳艳兵概要1.ppt
- Introduction and claim making论文写作之摘要和引言概要1.pptx
- Introducti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语言与文学概要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