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2) 地形: 山地丘陵 丘陵 冲积平原 上游山地丘陵; 中游丘陵; 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地势起伏大,多山. 起伏大,多山的地形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有什么影响?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弊:使陆路交通不便,而使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思考: (3)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 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位置: 美国东南部、距墨西哥湾不远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 水量大 水量不稳 地形: 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洪涝频发 资源: 流域自然地理条件 排水不畅 还有煤、石油 等 ,水量大,水量不稳 气候: 河流: 影响航运 航运重要 水能丰富, 落差大 地势起伏大,多山 探究活动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 较为发达的农业 (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自然环境良好 19世纪后期: 掠夺式开发 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 人口少 人口激增 过度垦殖 滥伐森林 经常性暴雨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荒芜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贫穷落后 年人均收入仅100多美元,约为全国平均值的45%。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 19世纪后期流域的开发及其后果 环保部门 水利部门 农业部门 工业部门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水利部门:田纳西河流域是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且使田纳西河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的?请设计简图解释。 工业部门:田纳西河流域确定工业项目的依据是什么?该流域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农业部门:田纳西河流域如何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环保部门:在环保方面,当地政府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阅读P48-49 流域治理的核心: 水资源综合开发 水资源综合开发 防洪 航运 灌溉 旅游 发电 养殖 开发方式: 梯级开发 1、什么是河流梯级开发?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根据河流流经地区地势逐级降低的特点,分级建筑大坝,实现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 意义: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最大限度的控制洪水、改善航运、灌溉的条件。 田纳西河干流的梯级水运 海拔815米 海拔635米 海拔418米 海拔302米 2、田纳西河流域确定工业项目的依据是什么?该流域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当地电力充足、廉价,适宜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部门。 化工、冶金、建材 依据: 主要工业部门: 3、田纳西河流域怎样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的?这些经验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坡地 平原 电厂附近 山地 水库 栽培果树、蔬菜 种植玉米、棉花、大豆 (余热)发展温室蔬菜 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发展渔业 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 1.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种植农作物;地尽其力,变废为宝。 2.发展林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获得了经济效益。 3.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综合发展。 启示 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最初主要是结合水利 工程 进行灭蚊防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后来又在矿区土地复垦和城市垃 圾 处理 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环保方面,当地政府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三 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水利工程建设 控制洪灾 水电、火电、核电 大坝 船闸 运河 改善航运条件 建成综合性工业基地 植树造林 改善生态环境 人均收入达到美国平均水平 三、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P50活动: 1.我国是一个多河流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过国家。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对我国有那些重要的启示? 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学以致用 (1)因地制宜,综合开发;(2)设置专门的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3)注重环境保护;(4)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 P50活动: 2.以我国黄河流域为例,说一说其开发过程中的得失。针对存在的问题,谈一谈治理措施。 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学以致用 只注重开发,扩大了耕地面积,却忽视了治理,破坏了天然植被,加重了水土流失;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次生盐碱化;中上游用水过多导致黄河断流。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做到开发与
文档评论(0)